这个时代的社会,许多文章里是这样评价的:浮躁。
浮躁的学生,沉不下心来学习;
浮躁的职员,沉不下心来工作;
浮躁的创业者,沉不下心来稳固脚步。
浮躁,是对这个社会最讽刺的评价。这两个字似乎表明了这个社会已经彻底堕落。
心浮气躁,对待事物不能冷静地思考,以求实稳健的态度行动。耐不住寂寞,忍不了空虚。这样的态度和行为便是浮躁的表现。
往昔的眼光中,这社会所有人都急功近利,苦心钻营,投机取巧并引以为意,一副副小人嘴脸。情不自禁地呷口茶,扇扇折扇,拿出一本史书,口中叹道:“唉,社会太浮躁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
如今的我,看看了镜子,黑眼圈,两眼无光,憔悴不堪。身体疲惫不已,心中更是被挖了空洞一般。
“而今识尽愁滋味。”
身边的人都太厉害了,我怎么都追不上,如何不浮躁?
这人学会了一门小语种,那人考了许多的证;这人已经保研,那人准备出国。
我的英语老师教过我一个词汇:peer pressure,意为同辈压力。当时不以为意,现在才发现的确如此,同辈人的压力比两代人的代沟更让人痛苦和焦虑。
羡慕的距离是很遥远的,这种距离看起来,他们把你远远甩在脑后。于是,我不得不逼迫自己向他们看齐,努力达到跟他们一样。
但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才能不一样,同样付出的时间,有些人掌握能力的效率是优于自己的。诸多尝试和失败后,灰心丧气,觉得和别人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审视之下,其他人人,甚至自己,都觉得我无比地浮躁。
但是同辈压力并不是一句简单的你我不同所能区分的,较大的能力和表现的落差所带来的心里恐惧是无法想象的。如果过得比别人差,自身的存在感和优越感是受到挑战的。时间也就被挤压得很小,但是要求的成果却是很大,这样的情况下,急于达到目的便是如今的心态。特别是如果有时间和责任的限制下,表现也就越明显。
有人说过努力就有回报。而且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所有努力付诸东流往往才是现实。那么我们不禁问自己,那我失去的时间其意义何在?我的努力既然一无所获,努力的意义何在?所以许多人理所当然地以一种懒散地态度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一切。这背后的一切都是恐惧,恐惧失去,恐惧一切努力毫无意义。对待这种恐惧,我们又何以面对呢?于是选择了保守,甚至觉得拖延一下子,反正结果都一样。
于是这样的情况被称为了拖延症。
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终于变成了抑郁症。
结果就是愈发失去自信,迷失自我,自暴自弃。
所以,浮躁真的是心里住着只兔子,不肯安生下来吗?
我看是住着只蝎子,一点点扎进心窝,痛得我晕头转向,而现实是一次又一次唤醒了这只蝎子的起因,久而久之,即使现实没有到来,我也开始妄想着未来的惨淡现实,那只蝎子也一次次扎着我。
如果有一把枪放在身边,浮躁的人大概恨不得把枪口对准太阳穴,“嘣!”
这篇文章看起来逻辑混乱,是我随心所想,随心所写,诸君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