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非常实用的社会科学分支,能帮助普通人了解很多心理困惑。特别是积极心理学分支,更是以帮助人获得幸福为目标。精神分析的心理学,解释了很多梦境,给许多人的困扰找到了一个出口。
最近学习了武志红的新课《自我的诞生》,他说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很多理论来自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有着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通过他的这门课,让我们了解到童年时期的心理成长经历将会严重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发展。就像阿德勒的一句名言所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在某个发展阶段遭遇严重匮乏,会导致产生某种情结,影响巨大。
在课程中,武志红老师将自我诞生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自恋之壳、母爱怀抱、家庭港湾、社会熔炉、无限世界。前三个阶段基本是在成年之前完成的,一个人刺破自恋之壳,进入母爱怀抱的二元世界。然后突破母爱包围圈,进入到家庭港湾的三元世界。在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港湾中,孩子学会处理复杂的三元关系,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当孩子成年后,逐渐进入到社会大熔炉中历练,在一个更多元、更复杂的世界中磨炼自己。当内聚性自我形成时,就可以进入到无限世界,充分地活出自我了。
这个一、二、三的数字,让我自然地联想到了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理论,其中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道家的学说简单来说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心理学处理的是人与心灵的关系,这也真是佛学的基本宗旨。佛学就是帮助人们处理人与自己内心的关系,最终了悟人生,获得解脱。
下图是我的一点简单联想,还不成熟,但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