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6万字的日更告诉我,写故事的“得”与“失”

故事写作

昨天,终于将连载的《命犯天煞的孩子》故事草草收尾,当然,后续还会在时机成熟时写主人公改行后经历。从3月20日至今,先后写了28天,每天坚持写1小节,长则2000余字,短则1000余字,完成了6万字连载故事。回顾这28天经历,既有字数不断攀升、写作能力得到锻炼的成就感,又有突破自我心灵枷锁的畅快,还有收获简友们鼓励后的欣慰;也有表达不出来内心想法时的困惑,以及对自己能力怀疑和失望。今天简单复盘其中的得失,既算故事的后记,也想为自己,为广大想写故事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

一、值得坚持的四“得”

1.坚持公开表达,敢于“亮丑”

许久以来我就想动笔,写写自己的故事,但总在犹豫中一次次放下。公开自己的过去,特别是在心灵深处有神圣地位的母亲,需要莫大的勇气,以前偶尔在日记中碎碎念,但从中没有完整进行表达。3月20日,正好是周六,脑门一热在构思并不成熟,人物设计不大到位情况下,决定直接下笔就写。不成想写着写着,竟然完成了6万字故事。从不敢下笔到在简书公开,一路走来,收获了勇气,也解脱了心灵。

2.坚持围绕主题,学习“套路”

写这个故事过程中,慢慢学习了“如何给主人公设置目标,如何设置完成目标困难,再如何战胜困难达成目标”的故事套路,虽然整个构思仍显粗糙,但大体还是按这个套路完成了故事,同时每一小节也尝试运用了这个“套路”。

3.坚持大胆尝试,不怕“犯错”

写作中尝试了一些新写作技巧,以前写作主要是第一称,这次试着用了第三称,虽然不大理想,但总算迈出了第一步。同时,尝试写人物对话,通过对话让表达更直接,推动情节发展更快。在此过程中,开通简书故事连载功能,尝试了定时发文功能,这些都是有益地探索。

4.坚持持续写作,避免“烂尾”

写作过程中,几次写着写着很不满意,有些厌烦,甚至没有写下去勇气,差点停更。但最后抱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观点,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原打算写10万字,最后只完成了6万字,但总算没有烂尾。中途回老家三天,坚持用手机写作,虽然很伤眼睛,但仍完成了日更。为避免断更,学会了提前一天备文,第二天定时公开发表功能,保证了日更完成。

二、需要避免的四“失”

1.故事主题不突出

主题不突出,本计划写一部带有神秘而宿命的故事,但最后却写成激励故事,而激励主题仍不鲜明,情节写的不详细不到位。

2.人物个性不鲜明

人物个性不鲜明,包括人物名称也是边写边想,设计也不合理,譬如“盼金”这个名字有些俗不可耐。写了几节后再想改也不可能,个性特点也没有说清楚。其他人物描写更是粗糙,白描都算不上。

3.写作计划不周密

写作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列出提纲,写到哪儿算哪儿。结尾也有些草率,虽然考虑主人公改行后,工作涉及时政较多,担心简书锁文是一个方面,但主要还是计划性不强造成的。

4.写作技巧不熟练

写作人称设定上,尝试运用了第三称,主要是想展现更多人物视角,但写着写着发现还是按第一称写法在写。同时,对话描写还是太少,人物语言特点不突出。故事细节描写也不到位,特别是嗅觉、听觉、感觉东西仍然太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