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书很有启发。
作者是一位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的教授,儿童耳蜗项目的负责人。他在对两个差不多大的幼儿在安装人工耳蜗后的后续跟踪发现了这两个孩子的巨大差异。其中一个孩子与常人无任何差异语言能力非常棒。而另一个孩子则还是进入了残疾人学校。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研究发现幼儿早期家长跟孩子交流的语言数量、交流方式及使用的词汇性质不同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1、孩子学习差异的根本原因:孩子年幼时父母及亲人与孩子语言交流的越多及交流过程中越多使用积极的、肯定的词汇孩子的各方面发展越好。家长要少用你真差劲、你很笨等负面词。
2、每个人都能学好数学,普遍认为女孩数学不好,是由于家长在跟女孩沟通时较少使用数学词汇的原因。孩子年幼时父母越早有意识的给孩子输入数学词汇,效果越好。带着孩子数数,识别几何图形等...
3、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模式。强调“努力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导致失败的原因不是缺乏能力而是放弃”,因此对孩子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不要太看重结果
4、表扬孩子有技巧。我们要经常夸孩子努力,而不是聪明。因为一旦孩子认为自己将成功归功于聪明而不是努力时。一旦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而不是努力再次尝试。并且之前看到一本书也提到一个观点,批评和表扬孩子都应该告知孩子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对错。
5、家长避免使用“命令型”的语言,多用建议提示型的语言。引导孩子提出意见或选择
6、跟孩子沟通注意3T原则:
(1)共情关注,家长要有意识的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喜欢什么。比如允许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穿的衣服
(2)充分交流,多描述日常活动的意义,不要用她、他、它等代词说名称,让孩子聊聊幼儿园的经历、回忆某次去玩的体验;扩句,家长帮助孩子把简单的句子扩充成更完整的语句,丰富更多的词汇量;比如和孩子一起数扣子,扣扣子
(3)轮流谈话,沟通而不是单向倾听,互动对话。家长多问孩子为什么?怎么办?。减少单向输入,多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而不是让孩子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