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孩子的质问,“为什么把我生下来?”
如何理解这件事?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呢?如果回答是为了让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继续会反问,“为什么我要成为那样的人?”
如果为了让孩子受我们的控制,实现我们的愿望,那一定是不可能摆脱斗争的,他一定会反抗,直到孱弱到无法抗争。虽然他完全不懂世事,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活得更好——和曾经的你一样。
孩子并没有想太多重大意义之类的东西,他只有一个主张,即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做主,是的,和你一样。
罔顾孩子的想法,给孩子拟定的宏伟蓝图,只是为了把他打造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与“小艾尔伯特”一样。若你能接受的那个样子,你也可以相信行为主义学者的“一打婴儿”理论,将暂时无力反抗的孩子改造成你心目中的某类人。
但是反过来,回答下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把我生下来?”
仅仅是为了将其改造成实现自我目的的工具吗?孩子是否希望自己成为实现你梦想的工具,然后高高兴兴地对你说,请使用我吧?——这种教育从里到外,都不过是控制罢了。
我想说,幸好孩子们还会反抗,还能反抗。
“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仅仅是一句漂亮话,事实上连你自己都不能把自己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人活着必然与社会、自然、世间万物发生关系和联系。那么可否把孩子作为一个和你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选择,感受和情绪,合理应对他的疑问?如果你曾经如此做过,你会发现,他与你不同,他有自己的路。
当孩子产生疑问,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因为这是他对外界探索的起步,比如孩子问你“蝴蝶为什么可以飞?”你说,因为蝴蝶有翅膀,孩子又问,“为什么有翅膀就可以飞?”你说,飞机有翅膀就可以飞,孩子还会问,“有了翅膀就一定可以飞吗?”你如果没这个空,就会让孩子一边去,或者稍微思考一下,这其实涉及到逻辑学的悖论(比如确实存在有翅膀不能飞),比如空气动力学,比如翅膀的生物学结构,比如浮力的原理等等,实在太过于麻烦。这个简单问题说不定是孩子一生探索的起步,当然很大可能也说不定就是说说算了。我们可以强行切断这个问题,但是孩子的探索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说不定有一天,他会尝试给自己装上翅膀“飞”起来,也许会换来一顿斥责。
有个泰国广告《这是一个妈妈、女儿,还有菠萝的故事》很有意思,讲的是一个文盲妈妈如何教孩子的,文盲妈妈不懂任何教育方法,当小女孩为了切菠萝发愁的时候,她采取了最简单的教育——做给她看,于是小女孩模仿妈妈的样子学会了切菠萝。然后小女孩走到大街上发现很多小孩子喜欢吃雪糕,羡慕不得了,妈妈给小女孩做了冰镇菠萝让小女孩获得了满足后,小女孩提出我们可以卖这个,比雪糕更好吃。于是妈妈鼓励她去做,小女孩辛苦地贩售一天后,也没把“菠萝雪糕”卖出去,妈妈只是说,“你看一下别人是怎么卖的。”于是小女孩来到大街上,把看到的售卖技巧记下来,回来给自己做了宣传广告,终于卖出了“菠萝雪糕”。后来这个小女孩在妈妈的教育下成为一个出色的女人,她非常感激她的母亲。这个妈妈的教育方法可谓质朴之极,没有任何道理和说教,只会自己做给孩子看,或者从旁指点一二,甚至有的时候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比如卖不出去的时候,她只是让小女孩去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然而孩子成长起来了,比很多“科学方法”养育的孩子更为成功,最重要的是她对母亲教育的方法心怀感激。按我们一般人的观点来看,一个文盲母亲,事业上也不成功,能养育出什么样子的孩子呢?而这则视频通过一种很自然很淳朴的推进颠覆了我们的成见。
父母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父母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孩子领悟的道理和我们想传达的道理未必相同,但凡事只需要发于心,止于善,他与你不同又有什么不妥。
给孩子带领的最好的路就是让他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