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桔
如果现在是1977年的冬天,你赶着刚吃完草的羊回家,恢复高考的消息透过村口的大喇叭传到了你的耳朵里。
你急急忙忙把羊赶回羊圈,小跑着到村委会领取了报名表,没日没夜地备战了一个月,和570万考生一同奔赴了考场。
收到通知书的那天,你的父母亲高兴得哭了,不善言辞的父亲甚至紧紧地抱了抱你。
父亲冲到羊圈,抓起了一只最肥最大的羊,让你的母亲去通知乡亲父老来庆祝。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祝福很多,听得最多的是:“你小子有出息,你爸妈有福气,以后你们家再不用愁了!”
可是,现在是2018年,在这30年的时间里,除了考上大学要宴请宾客的习俗保持不变外,其他的很多都变了,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份变得不再金贵。
1977年的高考录取比率是5%,1978年高考录取率是7%,1988年是25%,2008年是57%,2016年,我国的高考录取比率达到了82.1%。
高考录取比率突破90%的大关,指日可待。
网上有评论说:“这都80%+的录取率了,应该是没考上的放烟花、摆酒宴才对,多不容易呀。”
话难听,但理却是对的。
当大学生遍地可寻,随处开花的时候,一个大学生的身份和超市促销架上等待被挑选的大白菜又能有多大的差别呢?
01
昨天和几个15级的学弟学妹聊天,说到九月份就要到来的秋招时,他们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一问才知道他们都在准备考研。
他们说,全班60来个同学,大概只有5、6个人在准备找工作,其他的同学都在准备考研。
我说:“应该有很多人是从众心理作祟吧,等到了九月份还是会转向找工作的啦。“
坐在一边的老师一脸”你太天真“的表情对我说:”你想多啦,去年秋招的时候,来招聘的人比去应聘的学生还多,很多好单位都没有招到人。”
说实话,我有点震惊。
两年前我自己考研的时候,班上准备考研的同学也不少,但都没有过半,才过去了短短两年,考研就已经热得发烫了。
考研这么热,究其根本,不过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发现,只有考上研究生才能享受到一丝学历上的红利了。
对于和我一样的,很多选择考研的学生来说,考研不是因为我们热爱学术,喜欢钻研,而是因为不读研的话我们连心悦的公司的门都进不去。
越来越多的好公司,好单位都开始把硕士研究生当作门槛,不读研,再优秀都没有用。
当大学变成和高中一样的必需品时,读研就成为了我们在进入社会前,提升自我价值,增加筹码的不错选择。
02 “其实,就算是大白菜,也可以大有不同”
认真一想,大学才入学时,大家都差不多的稚嫩,但等到毕业时,都早已经站在了不同梯阶上。
当大学生变成了大白菜,我们能做到多大程度的与众不同,不可或缺,决定了我们今后会被放置在哪一块区域,受到怎样的待遇。
如果你是HR,你的面前放有两份简历。
一份是满满当当,一份是空空如也。
你会怎么选?
很多人会问:“我也想有漂漂亮亮的简历,想有丰富的大学生活,但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做,很多事情我做了也做不好,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解决起来也很简单。
我的一位同学,大学就做了一件事,定向越野,起初他接触到定向越野完全是一次偶然,但接触后他就再没放过手。
四年里,他参加了很多比赛,得到了很多荣誉,还当上了队长。最后找工作的时候,面试他的HR说:“我觉得你能坚持一项爱好这么久,做得这么出色,那你也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如果你在他遇到定向越野前问他大学要怎么过,估计他也会挠挠头,眼神无光地告诉你:“我也不知道。”
多试试,你收获的切身感受才能告诉你,你适合什么,你擅长什么,你未来可以做什么。
不旅行,你不会知道自己擅长摄影和制定旅行攻略。
不参加比赛,你不会知道自己擅长写稿、演讲和随机应变。
不参加学生会和社团,你不会知道自己擅长组织、交际和沟通。
不努力学习,你不会知道自己也是可以拿奖学金请室友吃饭的学霸。
不参加志愿者服务,你不会知道自己原来想要的不多,简单快乐就好。
……
就像是遇到对的人一样,遇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擅长的方面也需要去寻找,去留心观察。
大学是我们了解自己,丰富自己的最好时期,本就不应该浪费,更何况大学生的身份已经不能为我们提供太多优势,又怎么还能虚度呢?
就我自己而言,我读研就是为了能够在工作之前多点时间丰盈自己,了解自己,跟学术无关。
但我依然不认为读研是个必经的过程,也不认为读出研究生来一定比本科好,但读研可以是一个不错的补救机会,可以让我们在被估价之前还可以再争取一点时间来”包装“自己。
你也许会害怕考研失败,害怕错过了秋招,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的担忧并不多余,但其实你做的任何选择都有风险,即使你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份喜欢的工作,也可能在工作以后发现一切都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没有几个人能不在大学里迷茫,但最后赢了的人大多都是一边迷茫,一边探寻,而不是把时间都交给了床和手机。
决定我们最终被放置在促销架,还是促销架对面的,享受着冷气的专属货架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在大学度过的每分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