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女友去逛街买跑鞋,之前那双已经用了快3年,已经够破旧了。
本来买鞋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看顺眼了试试是否合脚,价格合适就可以买下了。
但不管我逛了多少家店,就是选不出想要的鞋子。女友有些不耐烦了,对我说:“你就先试试吧,一开始觉得不好看,但穿起来觉得舒服,说不定就喜欢了。我之前买衣服也是这样,过不了眼就不想试,可就是有些衣服,试过了才发现穿起来也很好看,自己原来也能驾驭其他风格的衣服。“
女友这番话突然让我产生更大的疑惑:
为什么我不愿意上脚试试?单纯因为看不对眼?
如果是这样,我所谓的“看对眼“到底是什么呢?会不会自己错过了不少穿过才知道好的鞋呢?
相对于“看对眼“,舒适度也是我追求的。如果是一双好看但不好穿的鞋,要了也没用。既然如此,光是看,应该无法判断鞋是否合适的吧?
最后,我跟女友约定,再去之前逛过的店,试穿后再做判断。
我从众多的鞋子中,挑选一些还过得去的鞋,两只脚都穿了,试着跑一小段,感受脚底和鞋与脚的感觉。然后再对比其中还不错的鞋,两只脚穿不同款式,再试跑看看。就这样来回试了好几次,从这家店跑到另一家店,再从那家店跑回去,来回几次估计店员都觉得烦了。
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太麻烦了,然而女友却说,有些时候女人逛街就这样,来回试,直到试到满意为止。这点可能是你们男人没办法理解的。
我是真的不能理解吗?或者换个角度来说,什么阻碍我去试穿一双鞋呢?
我觉得“这双鞋不是那么喜欢“,就不愿意去试穿。而所谓“不是那么喜欢”,可以理解成“不讨厌不喜欢”,更准确的说是,它还不具备让我选择它的理由。
但光看就是找到选择的理由吗?如果能,那么得到的答案是:颜值。可是颜值,并不是我最关注的,它顶多是选择一双鞋的次要因素。
那什么阻碍我去尝试呢?
我发现“无法判断这个东西是自己想要的”,就不愿意去尝试。虽然我试穿后,发现舒适度是自己所关注的,但这是尝试过才知道的。如果在不知道这个之前,又有什么东西能驱使我去尝试呢?
其实,听了女友的那番话后,我想了好久才决定要去试穿。而真正决定我敢于试错的是:按照原有的方法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不等于我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是我知道这个方法铁定会失败,才会愿意改变。这才是说服我做出改变的内因。
再进一步分析,知道失败了才做出改变,这的确缺少灵活性,但为什么我不愿意多尝试其他方法呢?是因为熟悉了不愿意改变,还是改变的成本太高,不到万不得已不做改变吗?
熟悉,其实就是安全感的满足。真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可怕,所以这不太可能。
那么改变成本高,具体高的哪里呢?
回到试鞋这件事上,我以“看对眼”作为判断标准,其实想得到的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找出想要的鞋子,快速搞定这件事。简单来说就是,怕麻烦。
所以,一双鞋一双鞋地试穿的方法,对我来说很麻烦,不想去做。结果逛了一家家店,没有找到合适。而让我去改变的是,如果不改变就会变得更麻烦,于是才会去试穿。
但试穿过后,我还会觉得麻烦吗?
并不会,反而觉得安心,因为在对比试穿过程中,就是做决定的经过。忽略这个过程,我并不会觉得这双鞋是自己想要的,反而觉得得到太容易了,对它不会有任何感觉。
然而我真的能判断,这真的很麻烦吗?
并不能,不去做我永远不能判断。所以,不如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要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