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
(1) 废除丞相
①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
②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案,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 内阁制度的建立
①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③设置锦衣卫、东西厂加强专制统治。
2.明朝的张居正改革【选修1】
(1)隆庆六年(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开始改革。
(2)整顿吏治、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张居正执政的十年中,国家财政状况好转,政府有了大量的粮食和金钱储备。但是改革触犯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利益.招致强烈反对。张居正死后,十年改革毁于一旦。
3.清朝的军机处
(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到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达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4.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选修4】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执政的61年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1) 平定三藩:三藩”即清廷分别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拥有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种种特权,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1673年,三藩举兵反叛,康熙皇帝开始了历时八年的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最终他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
(2) 收复台湾和设置台湾府
康熙帝亲政后,郑氏政权继续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康熙帝一举收复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3) 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
清入关后,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不断侵扰。,康熙二十九年(1691年),清军与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激战,取得了胜利。在此形势下,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亲赴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与漠南、漠北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仪式,对各部首领进行封赏,将漠北蒙古也编八旗制。
(4)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扰黑龙江流域,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城堡作为侵略据点。康熙帝亲政后,两次亲赴塞外,巡视东北.积极准备抗击沙俄侵略。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1689年,两国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