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城市的人情淡薄,住了几年的邻居还是不认识,天天打交道的同事离职了就是永别......为什么?
解释有很多,有的说城市的忙碌生活、追名逐利让人失去了社交兴趣;有的说是整个社会变得只认钱不认人了......其实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市的流动性,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长期博弈。
什么叫长期博弈?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人的生活半径基本局限在一个小村镇,人们世世代代都耕种着祖辈传下来的田地。可能连续几代都和相邻田地的人是邻居。在这种被土地深深捆绑的环境中,人们能接触到的人也是非常固定的。这就形成了长期博弈,你家有点什么急事,邻居会很乐意搭把手,因为邻居肯定也有需要你帮忙的时候。这种互助关系因为人群的低流动性得以维系。因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次我帮了你的忙,不管过了多久,你也肯定还是邻居,等有事情要你帮忙,你这人肯定是没跑的。要是哪天邻居得不到你的回助,嘿嘿,那就不好意思了,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你是个忘恩负义的人,那也就别想再在村子里混下去了。所以,考虑到这种长期博弈的关系,互帮互助是最好的生存策略。渐渐地就演变为相亲相爱的邻里关系。
这就是古代人际关系紧密的根本原因。
而现代化进程创造的大城市,人们不再被土地束缚。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或者每隔几年就得跟随学区换的房子,做着干不了几年就会跳槽的工作。人和人之间几乎不会再形成长期博弈的关系。每个人心里都知道自己和邻居都是彼此的过客。既然是这样,那何必打交道?别人上门寻求帮助时,又干嘛要帮忙?说不定下个月自己或这个求助的人就搬走了,那帮他的情不是没人还了?
所以,大家干脆就都选择孤立,选择封闭,选择不交往。整个城市,也就显得没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