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灵的成就,在于他吃什么,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
道理说起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事物是由材料构建的,材料好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现在材料学很热,就是这个道理,人们要发展到航空航天的地步,必须有材料的发展为基础。
古代虽然没有材料学,但是判断一个时代的标准,却是材料,比如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等。
一旦有一种新的先进的材料出现,就带动一种文明发展,使得时代跃迁,沧海桑田的变化。
而具体到个人,吃什么也很重要,现代人经常补钙,补铁,以免身体缺乏元素。
从广义的来说,任何一种信息输入,也可以是一种吃。
比如看书,比如听歌,这都是人吃的东西。
食气者神明而寿,气在哪里呢?
恐怕不是在空气中,而是在书中,在诗在歌中。
文字思想,里面蕴含的有精神力量,简而言之,就是气。
张扬之气,隐忍之气,恢宏之气,灵巧之气,妩媚之气,娇憨之气。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读书也要揣摩,咀嚼,消化这些高等粮食。
气行周身,自然神开目明。
书中有见识,歌中有意气。
经常的喂养,思维就会壮大成长,灵动活泼,渐渐的产生自己的见解。
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就能看的更远。
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识,更能提出新的观点。
人类就是这样的前行,进步。
所以我们都要读书,多读书。
但是也不能死读书。
怎么读呢?
就要把握其中的气。
一本书虽然复杂,可能很多字,但其中的气则是规律性的,有特点的。
可能整本书很大的框架,很多的血肉,但概而言之,却是一股气在支撑。
当我们习惯了这股气,就称为风格,特点,渐渐的就会影响自己,向其靠拢,进而养成自己的气。
有了气之后,就形成一种思维行动的气质,或者称为惯性。
自然而然的就处理事情,写出文字。
并且展现自己的风格。
然后气机外放,又能影响他人,如此传承不息。
个体之气和人类之气相汇合,交融,构成整体进步的宏大图景。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更重要的是磨练意志,凝聚精神。
天下,是精密运转的复杂体系,有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有人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其气使然。
气成而道生,气引而天下动。
交相感应,传达万人,甚至流传百代,随文字而不朽。
所以有圣人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