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员,我想不只是我,也包括其他人,甚至也包括那些局里部里的“老爷们”,都应该清楚,自数年前以至于今的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改的一团乱麻,且必以不仅是一无所成乃至于教育生态被严重破坏收尾?
这不能说是一个预言,而是一个通告。
第一,为什么要改革?
固然是因为教育有问题,这是不争之事实,不仅要改还要大改。但我们的改革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不得不重视。首先,谁在改革?是那些不懂教育和早就脱离教学岗多年的老家伙在改,教育成为这样就是他们手把手带过来的,他们能改好吗?其次,他们的方案说白了就是要把几十年前甚至数千年来的教育常识落到实处去。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改革,也一直有人为教育指明方向,何以教育还是成了这个样子?这表明教育问题从来就不单单只是教育的问题,一定有什么导致了它以这副面孔示人。若不纠正根源,守着茅坑打苍蝇,无异于缘木求鱼。再者,谈改革的多,真改革的少之又少。我们没有一以贯之的方案,每一个好为人师的老东西都认为自己有办法,说来说去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不是把老祖宗的方法一再重申,就是把苏联的策略小修小补,再或是把西方的理论削足适履的搬过来。且老东西和老东西之间的方案差异百出,各说各话,莫衷一是。一方面是没有一套有效的体系,另一方面即便是看上去有一个个文件,下面却阳奉阴违,多半将其束之高阁。
第二,怎么改革?
与其问怎么改,不如先问最好的教育是什么?窃以为最好的教育是发现,是尊重,是帮助,是爱。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渴望打造精英,拔尖育人,可拔来拔去,清华北大,985 和 211拔了一批又一批人,中国还是处处遭遇卡脖子。建筑系的设计出一堆丑陋不堪的房子,交通系的设计出四处坍塌的桥梁,食品卫生安全系的没有保证我们吃上健康的食物,软件工程的人解决不了芯片,历史系的人忙着掩盖历史,新闻系的人无法秉笔直言…
我们的教育究其根本是陷入了巨大的悖论。
因为我们的教育既不服务理想,也不服务现实。
从理想的层面说我们应教会孩子遵从内心,勇于探索,执着于做自己热爱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发掘善与智慧,而不是困锁于试卷和升学。应培养他们一往无前,虽千万人不悔的勇气。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学校也不教他们到底如何生存的技法,怎么面对爱情,婚姻,处世,如何规避风险等等,这些都不教。美其名曰叫教育,不如说是“打铁”。就是每个学生都像是一块刚出炉的铁,需要被不断的捶打,捶打成各种各样为我所用的工具。所以,我们的教育和动物园里的驯兽师并无本质区别,他们只是在驯化。教你听话,教你守规矩,教你一堆套路和公式。
我们每天都说改革,改来改去把所有学校都改成了衡水的徒子徒孙。你说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学生的作业量,严格管理,这些招需要什么技术吗?监狱里的警察可以做的比老师更好。那为什么整个社会其实是不搭理一次又一次改革,还是选择了衡水,选择了内卷?因为评价结果关乎孩子的未来,他们可以做什么选择?拥有什么样的门槛?直接取决于一张试卷,一个数字,每个人的人生全部受这个影响,那么这样的改革能有好的结果吗?
痴人说梦!
这足以见得我们争先恐后,彻夜不眠为之奋斗的学校并不能解决民族痼疾。反之,真正为这个世界带来无数创造的中国古人和近代西方都没有像如今的中国人这样玩命“学习”过,学到的东西却又如此鸡肋,不值一哂。我如此言之不是因为我觉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不对,而是说或许放下这些执念,一切便能水到渠成。如果一个学生喜欢留长发,那就让他留吧,因为他可能会成为一位优秀的造型师;如果他不喜欢穿校服,就应该允许他脱掉,或许他会成为一个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如果他的指甲过长,那是他自己的事,他也可能成为一个令人喜爱的美甲师;如果他有意见,我们是否可以一听,也许他的意见里藏着利于我们的方案……我们的管理者什么时候能做到闻过则喜?而不是遇事就打压,扣帽子,乱整人?
好吧,也很有可能他们什么都没有能够成为,那是否能让他成为他自己,一个简单的爱自然,爱家人,爱社会,爱和平的小透明?他,还有她,千千万万个我们教育的结果,他们都没有成为牛顿,没有成为雨果,但他们依然被好好的爱过,我相信他们也会好好的爱自己,爱这个世界。我们都有必死不可的命运,能否在此生此世,留下一些眷恋和心满意足的离开,而不是落魄、厌恶与绝望。
所以,教育改革该怎么改?
答案是没法改!
我不说你也知道,为什么没法改,因为导致教育成为这样的那个“根本”我们没法改,或者说是他们不愿意也不敢改,所以教育没法改没法革,改了也是白改,瞎改。
第三
教育是一门生意!这已是不争之事实。或者说教育从来即为生意,毕竟孔子尚需束脩。但教育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生意化!毕竟收了束脩的先生真的在苦心孤诣的作业。而我们,已经到了收了束脩却没法卖力的地步。
是生意也并非坏事,这世间向来需要商品。但我不理解,买家何以变得如此卑微?卑微到替卖家出谋划策,卑微到有苦难言。而况卖家也并非不卑微,如今老师如同工人驱使的店小二,上头一个招呼要瞻前顾后,下头一个哈欠亦要马首是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均无血性,唯称诺诺而已。
到最后,肥了资本,肥了操纵者。这好比晚清,科举照常进行的时候选不出个像样的人,前半截依靠李鸿章,后半截仰仗袁世凯。后来废科举,兴学堂,倡留学了呢?一大批青年往彀中投放,出来的亦无甚可观。纵是有可观之人,却不得用于正途。孙中山、鲁迅辈,原不过想凭一己之术治病救人而已,奈何无处施展,不是革命便是呐喊。
到头来还是做生意简单些。你现在把所有问题往里面深挖,到底了,你发现还是个钱。中国人直到如今,人生理想仿佛无外乎升官和发财,也就是权和钱。实现了这二点,剩下的就是扩大,真扩大了,无论方式、手段,也别问初心,别问算不算是个人。
可就是做生意也浑水一潭。你原本就想谈利益,他还要谈感情?你想谈感情又要扯利益。上头一团乱麻、狗血淋头,却想把下面扶正,真不知如何是好?
而话虽到此,毕竟言不及义。有些话本就说不明白,有些话又不能说的明白。一言以蔽之:不自由,毋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