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好河山,就算赞叹个几天也赞叹不过来。相比不相识、没到过的美丽的土地,我们不应该更要赞美身边熟悉而真实的土地吗?
前几天,我在以前的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十四岁失明少女不怕困难,不向肇事者索取除医药费外的任何补偿,“一步步自己走”,备战中考,积极向上。看完之后我感受良多,甚至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第一时间,我认为她很大方,了解别人也不是故意的,宽容待人。接着我认为她在双目失明后仍然努力学习,备战中考。祝她能成为中考的胜利者,能载满一船星辉,凯旋归来。最后,我看到她凭借着对周围土地的熟悉度,不用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能走回家。
土地是有味道的。
土地让一个人耳濡目染,可以让对方的鼻腔里贮存着自己的味道,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凡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事物,都会让熟悉这片土地的人过目不忘。在土地上,一个人只要熟悉它,就仿佛进入了自己的领地,不用眼睛看,耳朵听,手摸,单是用心去感受, 都能体会到它的一切。
土地是有性别的。
如果说身边那温柔熟悉的土地是女性,那么它便是我们亲爱的母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土地的哺育,胜过任何的关爱。远方的,不相识的土地有的是热情好客的女人,有的是粗犷广辽的男性。女人们等着人们去游玩,去参观。而男人们都等着人们去战胜,去征服,去挑战。最好不过的是在领悟了女人们的美丽热情,男人们的雄奇壮丽后,能够回到母亲的土地的怀里,好好地休息一夜。跑得再远,也别忘记家的温馨与美好,更别忘记回家的方向。
不论何时何地,别忘了回你母亲的土地。它能够给予你慰籍,更是你亘古不变的日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