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抗争
很多人之所以普通,是因为快乐或者痛苦的情绪没有那么强烈,人生在既定的轨道平稳运行。没有被痛苦和快乐牵引撕扯,也就不能在人生道路上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所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合理的运用,就有可能成为大才。当然如果自己无法找到,外部环境也可以提供这种条件。比如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都是说的这种非一般现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生活不如意的读书人最终成为了哲学家。
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在愉悦、痛苦和恐惧中逐渐获得更强的能力。
没有大起大落的撕扯,难有大的作为。人生似小船,经历风浪有可能倾覆,但如果没有风浪,也无法验证船的质量和成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专注于使自己愉悦事情的人,他们做事不厌其烦,不活在别人眼中,而活在自己的信仰里,终有一天他们站在最顶尖。
可以理解的是:他们看似逍遥,但更容易痛苦。因为一直在追求,就需要付出常人不能的代价,他们愿意去承受一些外界看起来的枯燥。他们享受过最好的,同时也承受最坏的,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体验,正所谓痛并快乐着。
对于痛苦的承受能力,也是一项指标
有的人经历一点挫折和痛苦就接近崩溃,有的人即使面临已经超越常人的痛苦,仍然不会倒下。这种忍常人不能忍的原因,在于他愿意选择迎难而上,不惧逆流,即使是困境和痛苦,给他带来的则是一种内心的愉悦。
他们是从现在看未来,保持成长型思维,苦中有乐,这种乐观精神其实就是一种非常人可以体验的愉悦感。
恐惧决定你的边界
之所以说恐惧决定边界,是因为恐惧限制操作系统升级。人的天花板由恐惧所决定,如果恐惧占上峰,思维则被限制在框架内。
对于生活,其实我们真正恐惧的是失去原有的事物。
我们害怕没有能力去应对失去,害怕没有能力重新获得既得的利益。
于是我们既不甘于平凡,又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努力,不敢走出去。
以上三种情绪的动态变化中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决定了我们的最终选择。
既然恐惧决定边界,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情绪呢?
消除恐惧的办法:
想一想我做这件事,会不会死去?或者只是丢脸而已!不依赖别人的评价,而找到内心的原动力。
生命中总会遭遇各种难题,当我们走着走着,不断的解决着问题,只要你不停的走,路就会出来。
时间或许是治愈创伤的良药,但时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只有行动才是。
因此:
做一件事情你感觉很快乐,就是愉悦感,决定了你奋斗的方向。
找到你最擅长、最热爱的事情?追寻自己愉悦的轨迹,那些你做起来比其他人轻松,而且乐在其中的事情。
要找到,需要知道真正的愉悦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对某事好奇,被外物刺激有了兴趣,但兴趣是不稳定的。
我们主动引导情绪,本能的驱使下进入深入思考和学习,变成自觉行动,这时兴趣就变成了真正的爱好,变成了一种更大更稳定的乐趣。
如果兴趣变成了工作,可能会产生新的不愉快,此时需要一种长久思维,学会忍受不快,持续坚守,继续从不断地提升与成就中获得人生最高层次的体验,那就变成幸福。
总之,在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中寻求平衡点,寻求不断攀升。于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在情绪的塑造下就逐渐趋向于理性和成熟,也就具备了成功的基本思维。至于最终是否有世俗上的成功,反而不再是最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