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好好告别,这是一门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的必修课!

如何好好告别,这是一门每个成年人都需要面对的必修课!

文|胡杨

疫情以来,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于是想写一些关于告别的文字,劝慰一下失去亲人的朋友,可又不知道该从何下笔。

01

十八年前,第一次经历与最亲的人离别。

父亲因病离世,他没有对我说一句告别的话,没有叮嘱我怎样面对他的离开,以至于这么多年里,我一直无法释怀。

我一直觉得父亲的离开有太多的不舍与不甘,于是我一直嫌弃自己的能力,没有能够延长父亲的生命线,也后悔没有对父亲坦白说明他的病情。

这么多年,我读过《临终前最后悔的五件事》,《你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等关于如何面对死亡的书,学会了从另外的视角去对待死亡,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那种失去亲人后无助的悲伤。

你一度遗憾后悔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有些事情做过了,尽力了,便再无遗憾!

于是,再遇到身边的朋友失去亲人的时候,本能地就想拉他们快一点走出悲伤中。

图片

02

前些天,好朋友的老公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出头。近年来数次脑梗,毫无知觉地躺在床上一年多。

我虽然惋惜他英年早逝,但我一直看着朋友在这个陪护过程中经历过的艰辛,心疼她,便觉得他的离去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

她不用再每日生活在担惊受怕中,一会担心他满身的管子哪一根堵住了,一会纠结要不要送他到医院。

尽管医生已经说的很明白,他来医院也是一样的操作,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可她还是不死心,总觉得医生还有更多的方法多挽留他一些时日。

整个护理流程,她已经非常熟练,没有医护人员,她一个人就可以独立操作。

甚至他的亲戚说她“在家里建了一个小型的ICU”。

可她对他的离去却没有表现出一丝轻松感,反而极度悲伤。

尤其是在慢慢长夜里,他冷冰冰地躺在那里,她便心痛不已。

她说她从此再也看不到他了,哪怕是一眼……

是啊,他们曾经那么恩爱,她怎能接受他早早的离去!

那些失去伴侣之后瞬间就活得神采飞扬的人,大多是伴侣生前没有善待过他们。

图片

03

想起父亲生前念叨的一句话,“世上最难的便是生离死别”。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那时候恐怕已经知道他要离去了,只不过很难说出告别的话而已。

想想从此阴阳两隔,再多的嘱托又有何用!

死别如此令人无奈,生离又何尝不让人无语!

年轻时候,曾经以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会让一个人铭记一生。

可经历过生儿育女的艰辛之后,越来越发现,所谓的刻骨铭心,根本经不起时间的冲洗。

抚育子女、赡养父母、经营家庭需要的精力与经济,生活需要面对的多元化事情,哪一件都比铭记一段情感更为重要。

这时候才发现“一转身就是一生”是真谛,那种生死相随的爱情,只是年少无知时的一种冲动!

“活到八十岁也会为了爱情吃糠咽菜”的豪言壮语,根本脆弱的可笑!

离开的永远离开了,哪值得心心念念去回味!不能参与自己人生的人,都是路人,何必放在心上空占位置!

何况,真正彼此在意又情投意合的人,又怎会走散?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特别佩服那些独自撑起一个家的女人们。她们对待情感的客观冷静,奠定了她们在生活中坚强与独立的基石。

情意这东西很难把控。深了,会彼此依赖,生出更多的妄念。浅了,又彼此委屈,落得更多的埋怨。

不如干脆独自面对风雨,不依附于任何人,没有太多的期望,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失望。

离别怕什么!没有一次次的离别,怎会有成长?毕竟,吃一堑,长一智嘛!

图片

04

在一次现场见面会上,有粉丝问姜文,“为何你的电影,最后场景都是一个孤独的人呢?”

姜文回答,“你以为你最后不是一个人吗?”

“而且你始终都是一个人!”

是啊,我们最终都是各自孤独的人!

最初,我不理解,有一种离去,举案齐眉,儿孙绕膝,不是应该感觉很圆满吗?

人到中年的时候,才逐渐理解姜文想要表达的那种境界。

不管亲近还是疏离,我们终将渐行渐远!

我们终究还是得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独自处理自己的一切情绪,或者,独自离开!

图片

05

年轻的文友最近也处于情绪低落期,相恋却没有确定身份的男朋友出了意外,生死未卜。

她在无法获得一丝丝关于他的消息的时候,独自承受着可能永远失去他的煎熬。

她不知道该不该去找他,去哪里找他,找到了又该怎么面对,以什么样的身份去面对。

太多的未知,太多的变数,压得她喘不上气来。

别人劝慰的话,只是过耳,却无法入心。

她说,“很多道理都懂,就是处理不好当下的情绪”。

我很想告诉她,“也许他一直活着的话,他对你的爱与你对他的爱会慢慢变味,就像许多移情别恋的情侣一样分道扬镳,甚至彼此心生厌恶。”

可这种带有恶毒色彩的话,我还是说不出口。

也许,他们一辈子都能举案齐眉呢!

何况,她现在只想祈求他能够活着,一生顺遂就好,对她怎样,都不再重要。

我只好建议,试着去听歌吧,可以的话,张开嘴去唱,也许会缓解悲伤的情绪。

我曾经在低谷期,就是凭借杨培安的那首“我相信”单曲循环走出来的。

“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我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何处不是欢乐无限。”


06

网上看到一则故事,据说是真人真事。

有个医院的医生,他的病人才过四十,却已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

在病人临终前,病人的丈夫一边给病人仔细擦拭身体,一边深情地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

那一幕,像烙印一样烙在了医护人员和其他病人家属的脑海里。

他们都觉得那个逝去的病人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如此深爱着她的丈夫,也不枉匆匆来人间一趟。

可过了七个月后,那个丈夫给医生打电话,说他要结婚了。

医生不知道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久久回不过神来。难道他从前做出的深情都是假象?

那个丈夫在电话里停顿了很久,说:“她一定不希望我一直生活在悲伤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啊,谁都无法活在过去,他得往前走啊。他得重新给女儿一个家,一个可以给她遮风挡雨、让她快乐成长的家啊!

图片

07

曾经有一对夫妇,生有两个女儿。当他们去世之后,在他们的灵堂前,两个女儿只是焚香,却一声都不哭,一滴泪都不流。

于是周围邻居亲友便私下嘀咕女儿们不孝,不至于像村里人那样扯开嗓子哭丧,至少也该做做样子,滴几滴眼泪吧。

其中年龄大一点的女儿说,“父母生前我们姐妹俩极尽孝顺,他们走得没有一丝遗憾。”

当时年少,听到那话只觉得格外刺耳,哪有子女会让父母毫无遗憾?谁家的父母会真正放心自己的子女?她们俩得有多冷酷才会在父母离去时没有太多的悲伤?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她们姐妹俩真是真正懂得正确对待分离的人。

拥有的时候好好陪伴,失去的时候,彻底放下,这才是最明智的活法。

我不知道她们俩后来的生活怎么样,有没有在稍微不顺心的时候会想念逝去的父母,或是看到别人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时,她们有没有一点点遗憾?

又或许,每个人追思的方式不同,不是只有哭声与泪水,才是告别。

图片

08

古装剧《独孤天下》最后的结局,定格在杨坚孤独苍老地守着帝位,内心却是对独孤伽罗心有遗憾的那一幕。

而独孤伽罗在临终前,表面上对杨坚表白了一生只爱他一个人的情意,实际上,她的内心却充满无奈,他终究不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他终究还是背叛了她。

即使是对自己心心念念的宇文邕,在杀戮随时都会发生的帝王之家,又能有多少空间安置那份儿女情长?

当然,电视剧里的情节都是编剧编造的,历史上的杨坚、宇文邕对独孤伽罗,未必那样情深义重!

帝王将相,有几个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

可为了吸引观众,编剧会增加一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情节,尤其是那种生死之际仍心心念念的爱情。

宇文邕在临终之际,屏退了所有人,独独留下独孤伽罗这位杨夫人,与她细细述说每一件往事,与她郑重其事地告别,也与自己的一干心事告别。

这样的帝王,这样一生的牵挂,独孤伽罗怎能不心碎!

但再心碎,她那时的爱还是偏向杨坚的。

只不过,当杨坚为了自己的声誉默许手下将宇文邕的后人全部杀死的时候,当他被迷香迷惑临幸某一长相与独孤曼陀相似的宫女之后,独孤伽罗的心里就无限悲凉了。

看看,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最终,谁都是自己走不出去的心结,自己和自己永远最近。

图片

09

人活一辈子,难免会遇到重要的人离去,这时候,坦然面对需要勇气,好好告别需要智慧。这是所有人都必修的一门功课。

面对分离,活着的人万分不舍,可那些离去的人,又何尝是甘心情愿?

此生已经没有了相伴的机会,我们能做的,只有好好告别。

告别逝去的亲人,告别悲伤的心境,然后祈求“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他们一定不希望我们一直生活在悲伤中!

换一个心境生活吧!

若不能代替他们给生活遮风挡雨,那就替他们好好去看看这个世界,看看他们未曾看到过的风景,有趣的事情也许还有很多呢!

珍惜现有的人和事,好好享受彼此带来的欢愉。

若爱,请深爱!等失去之后,心中便不会有太多的遗憾,悲伤自然就会淡很多。

若不爱了,转身即是一生!失去或许是新生活的开始。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太多的事例告诉我们:生离,死别,均可放下!我们从来都是一个人!

图片

作者简介:胡杨,天蝎座女子。喜欢以小资的情调、温婉的文字将琐碎生活描绘成一幅画,坚信只要有一颗睿智豁达的心,生活到处都是诗和远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