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天气像孩童的脸说变就变,伞是决计不能装到包里的,否则就要遭雨儿戏弄,当你发现雨要来时它便稀里哗啦地下,等你掏出伞撑开,它便也去了,如果你因此坏了心情,那西湖便是白来了,既来便是感受这南国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当然也包括这调皮的天气。
故而同行者一路有说有笑,即使偶然淋了雨也只做欣赏美景的插曲。一入西湖景区便让人想到不少的名言佳句,也常有人用警句来述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到这里你才会发现杨万里才是名人,比明星要红得多。处处都有人说起"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也极力寻找"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感觉,因为阴雨,求不得"映日荷花"。说真的,西湖的荷花甚是放肆,似在炫耀自我地盘的优越感,一根根叶柄像小树苗般粗壮,一顶顶荷叶可以和游人的雨伞媲美,一汪碧色擎起几颗剔透的雨珠,任再漂亮的雨伞也夺不去它天然雕饰的姿色,风儿浮动荷面,雨珠依节奏滑动,如技艺娴熟的轮滑高手于险要处炫动舞姿,既美又稳,根本不必担心他会摔倒。若是北方的雨,恐怕这雨珠要换了几代了,抑或荷叶已不完整。
最出挑的便是荷花,原看了三年的牡丹,以为它是花王,坚信没有大过它的花,那种雍容华贵无与伦比,曾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今却真真儿让我触动,荷花在这里是"王",花朵的大小绝不亚于牡丹,最喜粉嫩嫩的颜色,花瓣底部的白似乎是贡献给顶部粉色后本来的肤色,如卸了妆的少女的肌肤触之生津。那粉色聚集地也绝不刺目,只是美得撼动心扉,此时必然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里:"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若动感足的游客,定然看到粉色的血脉由荷根升腾至荷尖的忙碌,只为举点点红于这万顷碧色之上,炫丽了自己,也蓬勃了荷面。而这成片的生机点缀了西湖,当真是好。
我们这一路的话题便是白娘子与许仙了,当然知道是传说,但我们期盼见到断桥的心是真的,为此步行周游仔细考究,为此询山问水停歇短暂,末了,这份迫切因见到它而瞬间平息,只因"未断",只因司空见惯。其实,所有的人文景观不都是因为故事而生动的吗?既寻来,便欣喜,若没有导游的动人演绎,便要具备合理想象,美,只在我们心里。就如苏小小的墓牌,一块石而已,却因"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而熠熠生辉,即使出身寒微,久居青楼,大概都因她的才情而黯淡无光了吧。今天的我们看到的也绝不只是一块石头,而是我们心中关于她的故事。破败不堪的雷锋塔底座,苏州定园的美人靠,无锡蠡湖,南京的中山陵等等,都因故事而值得踏足膜拜,一件并不奇特,也许随处可见的物什因久远而弥香,这便是人文。
不过, 既能感受南国雨季的美,又不乏人文景致添香的游览圣地也只有西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