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忙完家务,坐在空调房里又一次捧起《致教师》这本书,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这本书内容以书信的形式呈现,解答了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与困惑,读这本书,就如朱教授面对面对话,娓娓到来,言有尽而意无穷,令我深思,也令我忍不住将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
作为一线老师的我,面对班上性格各异、智力不同的孩子时,难免会厚此薄彼。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说:“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解释道: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往往是由于我们给孩子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但孩子是“借”学校这块地方成长的,教师的职责,是要让学校成为每个孩子的乐园,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教师一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挖掘他的潜能,学生就会带给老师意想不到的奇迹,显示出天使的真面目。新教育实验的五大理念其中之一就是“无限相信师生的潜力”,这就是告诉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我们没有发现的潜在力量,无论他是迟钝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他们都是上天派来的使者。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导。
暑期热播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夫妇用无条件的理解,和强大的包容心,来温暖生而为魔的孩子,和他被世界伤害破碎的心。并坚定地告诉他: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算。正是有这种无条件的支持、信任和爱。哪吒才拥有了逆天改命的力量,说出我命由我不天,才有了魔童向正义的逆袭。
教育有一个魔咒,就是当你觉得孩子不行时,他就真的不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之命至。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比马龙效应“,就是说,当你事先预期了什么,事后就会得到什么,这便是自我验证。我们的想法,会转化成眼神、语气、语言和肢体动作。一切的一切,都在引导孩子变成你预期中的样子。所以,不要说孩子不行。只要你想让孩子去做,那就给孩子信心,只做正面的预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教育的真谛就是要发现孩子们的潜能与个性,鼓励和引导他们,让他们真正的成为自己。
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一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带着使命,带着爱,新教育人正在向没被污染的远方重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