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一道例题再来感受一下转折文段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意图观点的。
【示例】经常有人说,“顶花带刺”黄瓜要少吃,儿童吃了会引起性早熟。事实上,黄瓜的花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结出“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节的“顶花带刺”黄瓜,除黄瓜自身特性外,有的是使用氯吡脲造成的。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冬春季黄瓜植株生长缓慢,雌花数量多,坐果率低,因此,常常在开花当天用浓度约为50毫克/升的氯吡脲药液涂抹花柄,以增加产量。氯吡脲与动物激素在性质、作用机理等方面完全不同,它对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是不产生作用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黄瓜“顶花带刺”存在两类不同的情况
B.“顶花带刺”黄瓜从生物机理上看是安全的
C.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
D.氯吡脲是国家允许在黄瓜上使用的植物性激素
【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以“经常有人说”引出一种关于“顶花带刺”黄瓜会引起儿童性早熟的传言。通过“事实上”转折之后对黄瓜“顶花带刺”的成因进行分析,对上述传言进行了驳斥。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吃“顶花带刺”黄瓜不会引起性早熟。C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A、D两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非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B项“安全的”表述过于笼统,文段主要说的是其不会引起“性早熟”,而“安全的”范围过大。 故本题选C。
文/中公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