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看得见食材的食物。
这个建议,得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 民以食为天,为人们提供食物,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是一桩大生意。 越高级的生意人,他们期望的利益越高。所以,除了小区里勤勤恳恳卖菜卖水果的大妈(最初级的生意人),其他为你提供食物的人,目的都是为了挣尽可能多的钱,级别越高,手段越高明。
你在各种美味的人造食物的诱惑下越长越胖,越来越不健康,他们正好再卖给你减肥产品,保健产品,反正就是把你当提款机了。
让你上瘾,让你付高价吃垃圾,他们会做两类事情。一个是不断创造出新的食物并制造出高大上的形象,让你放弃原有的饮食习惯,而转向新类型。 二是在你经常吃的食物里面动手脚,把高成本的原料,换成低成本的材料,搅拌浆糊加点添加剂,吃起来看起来都没两样。
市面上的各种饮料几乎都在第一个类别。除了纯水和纯牛奶等少量类型的饮料,其他的都不是必须的,几十年前根本根本不存在,人们也没有渴死。这些饮料不管打着多么健康的旗号,其糖加水的本质都不变。 其他的少量营养成分微乎其微,基本靠添加剂。如果不是这样,成本降不下来。现在,吃大餐不配饮料,怎么都觉得不对。我们是彻底被洗脑了。
营养越丰富的食物,越容易坏,保鲜难度越大,积压成本越高。所以,这些食物为了能在货架上卖更长的时间,很多是特意把营养成分去除掉,然后靠添加剂来恢复营养指标数据的。比如,果汁饮品,用的是浓缩果汁,大量营养都已经在标准化浓缩消毒中破坏,好处是可以保存很久。为了达到广告宣传的维生素含量,工业制造的便宜维生素就被添加了进来。所以,你可以看到精确的维生素含量,因为这个是计算好的。
第二个类别主要来自成分的成本控制。比如包装肉丸火腿肠之类,虽然是肉类食物,但蛋白质含量却比馒头高不了多少。你随便找个包装来看看就会发现,淀粉在成分表里很靠前。这个容易理解。你再看看,往往会发现大豆蛋白的字样,这些是用来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因为人家给你吃真肉就得割自己的肉啊。 即使是肉,也不会是质量好的,给你边角猪头肉算好的,病死猪肉高温处理一下,也害不死人。 你再去找一个牛肉火腿肠的包装看看。牛肉价格高,牛肉火腿肠的价格也会高一些。你看看成分里面除了牛肉,是不是还额外给你赠送了鸡肉猪肉呢。烧烤摊上用老鼠肉充羊肉,大家很生气,其实一些超市货用的也是一个套路。
另外是种类繁多的添加剂,以提升味道或者保存期限。你如果自己尝试过在家做蛋糕酸奶这些,你会发现,自己做出来的,即使练到水平感觉不错了,味道跟外面卖的还是很有差距。超量的糖,糖精,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你家没化工厂,没有味觉研究专家,注定是做不出一样的具有诱惑性,上瘾性的味道的。
最近认识了Eric Finkelstein教授,他研究了跟肥胖相关的问题的经济驱动和影响,出了一本书《越来越肥的美国人:经济发展如何让我们变胖》。书的封面,是一个夹着一叠钞票的汉堡包。这个问题很严重,大量的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他们的并发症,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医疗系统更是不堪重负。比如,我国有1亿的糖尿病人口,等到他们的并发症上来,现有的医院能应付得来吗? 如果就事论事,国家立法禁止一些食物的生产销售都是不为过的。可是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幸运的是,吃这件事情我们还可以选择。 我的建议,吃看得见食材的真正食物。 有机绿色食物这些是好的,但普通人做不到只消费这两类食物,也没有必要。各种营养成分分析,学习起来也不容易。看得见食材就是一个日常简单易行的标准。(当然你真的要去做了,就会发现这个也不容易:加工食物实在是太无孔不入了。) 看得见食材,意味着你能吃到真正的食物,真正的营养。人为创造的食物,是没法看到食材的,所以就完全过滤了。 看得见食材,保证了原料没有被以次充好或以假乱真。
除了健康考虑,其实吃真正的食物是很高级的事情。有机会去米其林餐厅吃饭,你会发现,每道菜端上来,食材都看得好清楚啊! 一次跟95后小朋友在圣淘沙一五星酒店吃自助,他要喝软饮料,问了一圈,根本就没得提供。值得思考。
作者简介:明朝燕,计算机博士科学家,两娃的妈。前半生享受随意写东西,后半生煎熬写科学论文。这不,结合的时刻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