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中文翻外文,就是采音译的方法,然后加注解。我们过去的翻译,不像现在,尤其南北朝佛学进来的时候,政府组织几千个第一流的学者,在一起讨论,一个句子原文念过以后,然后负责中文的人,翻译出来,经过几千人讨论,往往为了一个字,几个月还不能解决。古人对翻译就是那么慎重,所以佛法能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的人学了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谁知道他翻的什么东西?所以翻来覆去,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给他们搞翻了。当时"般若”为什么不翻成"智"?因为中国人解释"智" 往往与"聪明"混在一起,所谓"聪明"是头脑好,耳聪目明,反应很快就是聪明,是后天的;而智慧是先天的,不靠后天的反应,天分中本自具有的灵明,这就叫智慧。他们考虑梵文中这个字有五种意义,智慧不能完全代表出来,所以干脆不翻,音译过来成“般若”。这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
——南怀瑾《论语别裁》
很惭愧,我曾经就是先生说的这种学了三年英文就中翻英英翻中的翻译,混了近十年,深感优质翻译的难,然后知难而退,不再蒙人了。
说到佛经的翻译,先生在另一本书上讲到高僧鸠摩罗什东渡中国翻译大乘经典的故事,稍后会摘录。几千名第一流的学者用几个月的时间讨论佛经上一个字的翻译——这是怎样的治学态度?还能更严谨吗?把这么多的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真是千秋伟业,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