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做梦居然梦见自己得了癌症,却不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第几期。得知之后,陷入了不知所措中,觉得自己已时日无多。梦就这样在惊慌和绝望中醒了。
死,并不是没想过,无数遍地想过,甚至,我自认为比别人看得更淡。我也写过相关死的文章,但真的要面对时,我发现自己跟绝大多数人是一样的,怕死,真的怕。
提前做好准备,跟真的面对,原来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没有发生时,我可以说,我不怕死,来了就来了,甚至我还说过,活到一定时候,生命是可以自己去选择结束的。然而,事实上,仅仅梦见自己得癌症,我就感觉像真的要死似的,没有了思考能力,只剩下了手足无措。对于死,显然我还不够淡定。即使活着时,想过死的很多种可能性。
或许我怕的不是死,是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恐惧,因为这样的恐惧在活着时是没有经历过的。很多人死于不治之症,不是因为此症真的没有对症良方,而是因为当事人听到得此病时,经自己的认知和医生的诊断,从一开始就断定自己离死不远了,进而生生地被吓死了。尽管搜遍世间的良方,但如果自己一直处于恐惧和绝望中,缺少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治好的信心,最后还是会死,且远远死在诊断书预估的死亡期限之前。
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规律。可对于每一件事,我们都在放大处理。十月怀胎,家里开始把你当宝贝一般对待,为的是迎接你肚子里的小宝贝,希望他平安降生。新的生命,带来的是新的希望。我们害怕老去。现在有很多保健品、营养品、护肤品等都标榜着抗衰老,更有不断更迭的整容技术及更丰富的医疗措施,只要有钱,我们眼睛都不会眨,全部试试也比干巴巴看着好。每天去医院看看就知道,怕死的人有多少。即使每天花下巨额医疗费吊着续命,也不愿意提早离去。很多家庭为此不惜砸锅卖铁倾家荡产,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们都愿意去付出所有。
让我想起一部电影,《127个小时》。男主在攀登大峡谷时发生意外,右手前臂被巨石压住而不能动弹,没有人前来救援,等人来救就意味着死,在127个小时里,他最后选择了自救,自断手臂,从而逃出困境。这部电影,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可依然让我记忆犹新。我很佩服男主,在最后的生死关头选择这种令人揪心且无法想象的方式。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那么清醒并果断做出抉择?
从起始点来说,死是生的终点站。进一步来说,生,是向死出发的一种过程;死,是以生的状态存在着。生有期限,死定必然。想过死,在面对死时,或许能少一点点恐惧吧,虽然恐惧还是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