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未鹏的《暗时间》大概是2009年时就读过了,那时候因为课文中有个钉子和锤子的典故,于是上网搜索,然后就搜到了他的一篇文章《锤子和钉子》,一读发现写得太好了,于是就顺藤摸瓜,看了他的一大堆博客文章(技术文章不看,看不懂)。我觉得文章质量特别高,于是就都复制粘贴到自己的电脑文档里。
2011年发现竟然出版了,于是立即购买了,重新读了一遍。
2018年11月开始重新阅读,这是第3次阅读本书了,发现虽然多年过去,本书的观点对我依旧很有启发,证明内容质量过硬,很多观点其实都是先见之明。因此我准备以系列文章的形式输出读书笔记和感想。
读书笔记和感想
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所以,不要只看时间,要看产出,要看成果。否则的话,磨洋工而已,骗骗自己而已。】
【这段话也是书名的由来。沙漏这个类比非常精妙。我自己在沉迷小说的时候,沙子漏得特别快。而一旦恢复到了正常状态之后,沙子就会漏得慢得多了。】
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还可以加上还有洗澡。他说的很有道理,这种暗时间里特别容易产生灵感。新鲜的环境,新的刺激,空气,阳光,味道,颜色,都和家里或者办公室不一样,真的能够刺激大脑。
不过我觉得这些只是点滴时间,对我自己而言,真正想要深度思考,还得大块时间。】
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
【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从10月以来,每天超级认真地工作和学习,这两三个月的思考密度简直比以前高了N倍。这段时间,做了无数事情,产出了无数小小的成果。我自觉大脑沟回应该都长了不少,灰质也厚了一点点了,现在思考问题比以前更加全面了。】
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在时间利用效率上高得多。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我现在这个毛病还比较严重,我总是给自己一堆事情,因此很难或者很少能够集中3-4个小时阅读一本好书,基本都是20-30-40分钟。
其实,回忆一下,之前没有给自己添加这么多事情的时候,确实会连续5-6个小时看书,甚至一整天8-10个小时读书,但是那时也没有记录,所以效果其实也不大,看了就忘记了,还不如现在这样,一边读,一遍记录,至少是真正理解了。】
大脑在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热身”。
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至少可以缩短到3-5分钟。但要想完全进入状态,却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的。
【我现在的做法:先把一些小事先做掉,就是为了避免自己在做大工作或者项目时分心,我觉得效果还不错。做完了,就减轻了认知负担了,不用一直想着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呢。
另外,把临时想到的事情记录在本子上或者电脑文档里,也能够减轻压力:嗯,我知道这个件事已经记录在案了,不会忘记了,等我把手头的事情做完就来做它。这种做法的效果也不错。所以,虽然我日志里记了无数琐碎的内容,一般也不会以公开发布出去,但是我还是喜欢写,因为这种记录可以让自己平静,然后迅速进入学习和工作的状态。】
所谓完全进入状态,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不是两三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倾向于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厚着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这段话我想到了写作。我现在回过头在去阅读以前写的论文或者文章,如果现在让我思考,我其实根本想不到那么多点。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写那篇论文或者文章时,真正是集中精力一个月,一个星期,或者连续2-3天都在阅读、思考相关的主题,因此会有很多新的灵感产生。比如说前几天写一篇关于词典的文章时,一开始都觉得无话可说,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多,但是写着写着就有不少内容可以挖掘了。我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回头看这篇文章,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现在都想不到那么多了,会佩服自己能够写那么多内容。】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我有时还可以,一旦选定了事情能够专心。但是有时任务困难,不知道该怎么着手做,就会刷微信,看QQ,看各种推送信息,浪费了很多注意力。我特别专心的时候就是写作的时候,全神贯注。我突然想到,写作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元认知最好的方式,既是思考,也完全进入心流状态。这种感觉非常好,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我大学包括现在这个能力都还不错,尤其是大学里,可以7-8个小时很专注地学习、练习。当然,看小说更加没有问题。现在备课的时候,写作的时候,阅读好书的时候,做笔记的时候,听讲座的时候,记日志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的。反而是和孩子玩耍时比较容易分心。
上次古典老师的深潜行动最好的一个成果就是小程序,确实减少了很多注意力的浪费。】
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
【我非常有体会。经常做着事件A时想着事情B,不过,我现在的处理方式是把它记录下来,就不怕忘记了。但是,有时一想到,就去做,确实会破坏心流状态。】
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种种暗时间。
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习出来。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办法。
【我听着音乐或者英语音频工作,也算是抗干扰,基本到后来根本就不注意听音乐或者英语音频了。】
另外,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
【我现在也有这样的习惯,洗漱时、骑自行车时、走路时、监考时......都会思考一些问题,经常会有一些灵感出现。一般都会当场或者事后立即记录下来,对我工作和写作都有很多益处,已经验证过多次了。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碎片化的,并没有思考一些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