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王、浙东第一桥、归云洞,见所未见

今年第六次到宁海,依然不走寻常路,寻访不曾见过的景观,大开眼界。

第一站:前童镇竹林村,千年樟树王

樟树,是宁波市的市树。

宁波市内的樟树王,在宁海县前童镇竹林村的七星自然村。

村中的这棵千年古樟树,树高18米,胸围15米。

树干从根部到树顶腐朽中空,树体四分五裂,分枝五杈,俗称“五杈樟”。

现在人们围地予以保护,并且在树洞内装置了三根钢管,用于稳固中空分裂的树体。

在装置钢管以前,树洞曾被村民当成牛圈,树洞中可以卧一头大水牛,也曾停放过拖拉机,据村民说,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僧人在树洞中做佛事。


关于古樟树的年龄,随着鉴定技术的进步,树龄从1500年,1200年,1075年,经历了数次更正,现在古樟树上2018年挂牌的铭牌显示,树龄1075年,由此推算,大约种植于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历千年风雨,岁月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这棵千年古樟树被誉为宁波的树王,也被称为浙江第一樟,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木。


第二站:跃龙街道水车村,上园古树群

跃龙街道水车村的上园自然村,停车驻留,欣赏上园古树群。

上园村地处宁海县的最大水系白溪畔,白溪环村而过,形成了月亮湾状的地形。

白溪,发源于天台山脉的新昌县平石头村,水系全长100公里左右,由西向东,蜿蜒曲折,下游经力洋港汇入三门湾。

上园古树群被列为浙江省古树群保护名录,古树以枫香树为主,定名为上园村桥坝草坦枫香古树群,共有枫香树12株,树龄215年左右,大约种植于清代嘉庆年间。

古树群与白溪相映成景,深秋时节,枫香树叶变红,更为美观。


村口的这棵古樟树,树龄815年,大约种植于南宋宁宗赵扩时期,遮天蔽日,独木成林。


说到宋宁宗赵扩,关于宁波的一件历史大事值得一提。

公元1194年,赵扩即皇位,是为宋宁宗。

宋宁宗改年号为庆元,庆元元年,即公元1195年,宋宁宗将明州(宁波)升为庆元府。

庆元府之名,与宋宁宗的年号“庆元”相同,可见当时的宁波,在南宋王朝中的地位之高。

那么,当时的宁波凭什么获得了如此之高的地位呢?

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与宁波地域较近,宁波范围内的史氏、郑氏、楼氏、陈氏等,在朝廷中担任要职的官员非常之多,并且相互支持,成为了左右朝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此也带动了宁波的发展,现在仍然存在的南宋时期的大量人文古迹,就是见证。

第三站,胡陈乡西张村,中国最长的柱脚式石桥

宁海县胡陈乡胡东村西张自然村,中堡溪上,有一座古石头桥,名叫戊己桥,桥孔多达48个,故又称为48洞桥。

戊己桥始建于公元1848年,即清道光戊申年,建成于公元1849年,即道光己酉年,故取戊申、已酉各一字作为桥名,称为戊已桥。

非常巧合的是,中堡溪沿线,原东仓乡和胡陈乡两片,共有48个村,当初建桥时,由当地乡贤张坤元、张华章、鲍式曹等人发起,48村皆有集资,因此建桥孔48个,桥亦称为48洞桥。


戊己桥原有48孔,桥头造公路时填去一个桥孔,现存47孔,中孔最大,跨度达4.3米,可供通航。

戊己桥全长137.5米,宽1.65米,高2.65米,是宁波市的十大名桥之一,被誉为浙东第一石长桥,也有专家称它为中国最长的柱脚式石桥。

我见过很多石拱桥,但是见到如此之长的石头桥,却是第一次遇见。


桥下中堡溪,发源于海拔800余米大丹山和茅芦岗,流经胡陈港,汇入三门湾。

上世纪七十年代,胡陈港口拦港大坝建成之前,三门湾的海潮可涌至戊己桥下,因此戊己桥曾经也是一座罕见的跨海长桥。


现在,当地正在桥畔建设戊己湿地公园,待到建成之后,戊己桥的声名,必然传播更为广泛。


第四站,胡陈乡东下田村,长势特别的千年樟

东下田村和戊己桥所在的西张村相邻,两个自然村同属胡陈乡胡东村。

东下田自然村,村后山坡上的古樟树,树龄1015年,长势很有个性,根部中空,倒伏于此,枝干重新生长,形成了部分匍匐于地的生长状态。

当地人奉这棵千年樟树为树神,解放前,村中男丁躲在树洞内,躲过了“抓壮丁”。

以前的村民也喜欢用古樟树的枝叶,在猪圈内焚烧,说是这样猪就会长得又快又肥,但是却造成了对古樟树的损坏。

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不再焚烧樟树枝叶,并且辟出一块地,任其自由生长。


旁边还有一棵其貌不扬的千年樟树,两树同龄,但是旁边这棵看起来却不那么古老,因为经历了一段传奇。

几百年前,这棵樟树被惊雷劈断烧焦,仅存残体,长期以来不生枝叶,人们都以为树已死亡。

三十多年前,樟树残体却意外重生枝叶,死而复生。


第五站,叶丞相故里,归云洞,寂寞守深山

宁海县胡陈乡上宅村,南宋丞相叶梦鼎故里,这一带原属东仓乡,1992年与胡陈乡合并。

叶梦鼎,原本并不姓叶,而是姓陈,名叫陈吉甫。

公元1200年,陈吉甫出生于现在的宁海县长街镇西岙村,其母叶氏,娘家就在现在的胡陈乡上宅村。

也就是说,上宅村是陈吉甫的外婆家。


陈吉甫有四兄弟,但是其外婆家的舅父没有男嗣,因此两家商议后,就把陈吉甫过继给舅舅家。

陈吉甫七岁那年,到舅舅家生活,改随叶姓,取名叶梦鼎。

叶家是官宦世家,梦鼎之名,有寄托未来高就之意。

叶梦鼎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但是当时已是南宋晚期,大势已去,元军长驱直下。

公元1278年12月底,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被俘,押解至元都,囚禁三年之久仍不受降,从容殉国,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仅存的军队,和元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史称“崖山海战”。

宋军被击败,崖山被围,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年仅七岁的皇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覆灭。

这一年,叶梦鼎在老家病故,享年79岁。


叶梦鼎早年求学期间,曾到归云洞读书。

归云洞位于胡陈乡岙里王村和毛仙自然村之间,地处盖苍山东南的小丹山南麓。

“岩高数丈,其形穹窿,时有云气”,常有云气归集于洞内,故名归云洞。


归云洞高18米,宽约6米,纵深12米,如狮张口,中有石室,室前有巨石,如狮舌伸出口。

峡谷深涧,危岩悬空,洞侧有水链直下。

归云洞远离人家,实为清静之地,叶梦鼎在此读书,不被打扰,潜心攻读。

山岚出岫,终成大器。


历史已如烟消散,归云洞,依然寂寞守深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386评论 6 53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504评论 3 41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324评论 0 37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968评论 1 31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733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94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259评论 3 44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12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947评论 1 33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779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78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21评论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17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47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886评论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658评论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63评论 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