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在曹县北面有一条小河。河面不是很宽,河水倒是很深。每到汛期时,河里的水流十分湍急,乡民们从木桥上经过时都格外小心,生怕一个闪失会掉入河中被水冲走。
村民们都看护着自家的小孩子,不让他们到小河附近玩耍。
河的北面一个小村庄,住户不是很多。村民中有一个叫张胜的年轻人,他自幼丧父,是娘一手将他拉扯大的。
后来,张胜跟着二叔伯学了打铁的手艺,这一学就是10年。
张胜20岁那一年,他在二叔伯的帮助下,在镇子上开了一家铁匠铺,以打制铁器为生。
张胜因为家里穷,对金钱看得很重。他将赚来的银子都攒了起来,留着日后娶媳妇用。
娘的身子骨不怎么好,即便如此,张铁匠也不舍得花钱买鱼买肉。母亲非但不怪他,心里还很愧疚。因为她没给儿子娶上媳妇,因为这一点,娘从来不敢找儿子要钱。
一日三餐没啥好菜,勉强能够填饱肚子。邻居们有些看不过去了,就偷偷送给她一些鱼肉。
张胜的娘看着眼前的饭菜,常常是老泪纵横。
而接下来的一次遭遇,却让张胜看透了一切,他一改抠门的做事风格,不再将金钱看得那么重。也因此,当他收获了一桩姻缘。
那么到底发生了何事?
且说有一日,张铁匠给镇上的老王头送完铁器后,天色已经暗下来。张铁匠看了看天,赶紧锁了店铺的大门,随后走出了镇子,朝着家里走去。
家离着镇子约有一炷香的距离,张铁匠信步走着,肚子因饥饿“咕咕“地叫个不停。
他紧了紧腰带后脚下的步子加快了一些。走了好久,他终于看见村头的那条小河了。
张铁匠沿着河边的那条小路开始往前走,又走了一会儿,他隐约能看见河上的那座木桥了,张铁匠抬腿就走了过去。
此时正是汛期,河水上涨,河面离着木桥的距离仅有一尺。张铁匠抬起腿来就要上桥,此时却听见不远处传来“扑通”一声响。
张铁匠抬头一看,只见一条大鱼正在岸边的水面上游着。
张铁匠起初没上心,欲要继续前行,可那条大鱼此时却一跃而起,跳到岸边的草丛里。
张铁匠见状心里一喜,朝着草丛方向跑了过去。
他弯下身开始找寻那条大鱼,突然那条大鱼又跃了起来,一下滚落到岸边的水里了。
铁匠有些失望,转身要离开,可那条大鱼滚落水中后并没有沉入水中,而是腹部朝上,看上去倒像一条死鱼一样。
张铁匠笑了:“看来这是老天故意赏给我的,这么大的鱼我要是能把它捞回家去,定能吃上好几天了!”
张铁匠见那条大鱼就在河边游着,他就站在岸边,一点点往前探身去捞那条大鱼。
河流很急,那条鱼浮在水上面顺着水流开始往下游走。
张铁匠琢磨着到手的大鱼不能就这么没了,他低头一看,草丛里有一根木棍,他捡起木棍就开始往岸边扒拉。
可那条大鱼却一点点朝着河水中间移了过去。张铁匠见势不妙,赶忙探身子去捞,可那条大鱼却离他越来越远。
“都怪自己太磨蹭,要是刚才自己手脚麻利一些,这条大鱼早就捞起来了。唉!可惜了,不然我和娘可以美餐好几顿了。”张铁匠懊悔不已,后悔自己刚才没有把握住良机。
不过,张铁匠并没有放弃,他不错眼珠地盯着那条大鱼,此时那条鱼又一点点游到了岸边。
张铁匠大喜,扔下棍子就开始脱鞋,随后他一步步试探着下了河。
河水很凉,张铁没走几步就觉得水流很急,他有些害怕,不过看着近在咫尺的那条大鱼,他还是咬紧牙朝着那条大鱼走去。
他伸出手欲要拉住那条鱼,可还是差一点距离。他又试探着往河中间走了两步,正当他探身子要捞时,身后却传来了一句喊声:“你不要命啦?赶快上来!”
张铁匠被喊声吓了一跳,也没看见喊话之人是谁。出于本能,张铁匠转身快步上了岸。
他仔细一看,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村的李二爷。
李二爷是村里较为年长的老人,他赶了多半辈子的驴车,年轻时曾赶驴车给人家送货。
到老了,李二爷依旧没有歇着,还经常赶着驴车到附近几个村里拉货赚银子。
今日正巧李二爷回家晚了,他赶着驴车走到桥头时,就看见河里站着一个人。在那个人的前面,还漂浮着一条大鱼。
河水本就湍急,那么大的一条鱼怎么可能在湍急的河流中漂浮而不被冲走呢?阅历丰富的李二爷心说不好,于是开始扯开嗓子大喊了一声,随后他拿上祖传的七尺大鞭子,开始走到了岸边。
“你小子不想活了?不知道现在是汛期?村里人躲着这条河呢,你倒好,大晚上还敢独自下河?我看你是不想活啦!”老翁严肃地说道。
“二爷,河里有一条大鱼起初就在岸边游,它也不走,我寻思着捞上来拿回家给娘炖着吃,可以吃好几顿呢!”张铁匠回答道。
“为了吃鱼命都不要了?亏你都这么大的人了,你怎么不动脑子想想,咱这条小河里什么时候出过如此大的鱼?再说,这么湍急的水流正常的鱼能浮在水面上不被冲走?我告诉你,那根本不是鱼!”
“啊?不是鱼那是啥?分明就是一条快要死去的鱼啊!”
“你转头再看看!”
张铁匠转过身一看,那条大鱼早已消失不见了。原来就在老翁喊话时,那条大鱼似乎很惧怕他手里的大鞭子,一个打挺赶忙钻入水中不见了。
张铁匠看不到鱼,很是疑惑。老翁又说道:“那根本不是鱼,你多亏遇到我了,不然今晚你的命早就被那条大鱼勾走了,赶紧上车跟我回家!”
张铁匠害怕了,他赶忙朝着李二爷跑去,一屁股坐上了马车。
张铁匠回到家后,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母亲。他吃过饭后躺在床上不停地思忖,今日自己险些丢掉性命,源于自己的贪念。
如果内心不贪,又怎么会冒着危险去捞那条大鱼呢?
就因为自己平日里太看重金钱,不舍得买鱼买肉,这才有了要捞鱼给娘改善伙食的想法。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住娘,翌日一早,张铁匠去了村里王屠夫家,买了一些新鲜的猪肉交给了娘。
娘拿着猪肉是吃惊不已,张铁匠跪倒在地,说道:“娘,以前我太过看重金钱,让您跟着我受了委屈。昨夜我想了很久,其实人活着才是最为幸福的一件事,金钱岂能和性命相比?以后我不会再拮据,我一定会好好孝敬您!”说完,张铁匠开始给娘磕头。
娘听了此话流下了热泪,一边扶住儿子,一边呢喃着:“傻孩子,娘怎能怪你呢?快起来,地上凉啊!”
经过那次遭遇,张铁匠似乎看明白了一切。以后的日子里,张铁匠不再抠门,除了给娘买鱼买肉外,他还经常向家境清寒的村民施舍鲜肉。
张胜的名声渐渐好了起来,娘的脸上虽然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不过她还是觉得愧对自己的儿子。
张铁匠依旧每天在家与镇子之间往返,不过,他再也没有贪图过小便宜。
而那条奇怪的大鱼,他再也没有看见过。
23岁那一年,张铁匠无意认识了镇子上的一位姑娘。那位姑娘看重张胜的善心与善行,并没有嫌弃他家穷,一个月后那位姑娘嫁入了张家。
婚后,夫妻俩勤勤恳恳为家拼搏、奋斗,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隔年的秋季,妻子产下了一个儿子,张铁匠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而此时娘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