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奖励的反思
说到奖励我们难免会想到惩罚。奖励和惩罚,这可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如今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快乐教育占主导的大环境下,重新思考奖励和惩罚的实际效果,深入反思其背后的正负面影响,对解决我们教师面临的诸多难题大有益处。
实际上,奖励和惩罚是需要互相结合的,奖励有时等同于惩罚,惩罚也能转化为奖励。一旦奖励方式不当,导致学生产生不良反应,奖励就摇身一变成了惩罚。所以啊,我们得搞清楚 “奖励” 和 “惩罚” 之间的关系,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很多时候,方法本身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并非存在某种放之哪里都准的 “万能方法”,关键在于实施者的态度,同时也要考虑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有些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效果显著,可原封不动地用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却可能毫无成效。实施者如果本着关爱的角度出发,哪怕是惩罚和批评,孩子也能体会到你的善意。我们可以从书本中汲取教育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学生身上,但要知道,环境、教师、学生都是不断变化的因素,这些都会左右最终的结果。
换个角度说,奖励的 “代价” 有时候比惩罚还大呢。奖励大多是物质层面的,孩子们为了获取物质奖励,可能都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奖励越是诱人,获得的可能性越高,一旦错失奖励,受到的打击也就越大。此外,从某种角度看,给予一部分人奖励,其实是在变相惩罚那些没能完成任务的人。这些人同样渴望得到认同和肯定,却与之擦肩而过,奖励反而会在他们心里引发巨大的煎熬与痛苦。
我觉得奖励和惩罚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地只进行奖励或者只实施惩罚都不可行,二者相互结合至关重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始终本着为了学生好的心出发,协调好奖励和惩罚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