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读书法模板

高效阅读法复盘

拿到一本书,先看封底、封面、引言、序言部分。这些地方的文字请一字不差的阅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作者想解决读者什么问题?

2.作者解决问题的观点是什么?

3.跟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4.不解决问题会有什么困扰?

5.解决问题后有什么好处?

6.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7.作者对解决问题后的愿景是什么?


开始阅读一本书的具体章节,记住,不是每一个章节都需要阅读。简单的章节,你一就明白作者在说什么,略过。有的章节,你觉得非常有价值,也打算去行动,就精读。有的章节,对你提炼一本书的思维框架没有帮助,不读。

要求:每次刻意练习读一本书的时候,只给60分钟时间,一分钟也不多给,这样强制自己抛弃旧有的逐字阅读的一本书的习惯。


                                                       本书的好问题

【1】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是什么?

选择运用各个学科最重要的基础原理和规律做决策依据。

【2】为什么大量学习后,仍旧无法提高自我认知边界和思考力水平?

思考力水平={你做出的假设}和{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

提升我们洞见能力的关键不在于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更底层的规律。过去仅依靠积累经验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它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因为这种方法在“知识量”的积累上花了太多的时间,而很少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所以就无法大幅度突破自我认知的边界。

【3】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如何寻找思维模型?

其实很简单,你在解决问题时,要关注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无效。芒格先生把那些持续有效的方法总结起来,这就是思考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学习思维模型的要害,一定要深刻理解一个模型在什么情况下,解决什么问题时是有效的。

对我们而言,只有那些遇到问题时能真正用到的策略,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否则,记住了很多模型,却不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舍本逐末。

【4】积累经验型学习和深度思考型学习的区别是什么?

A.积累经验型学习:遇到问题——尝试试错——积累经验——熟能生巧——形成适应

在这个成长逻辑下,成功的要点是:

(1)敢于尝试。只有干得多,才能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

(2)善于总结。遇到各种问题要琢磨背后的经验,并把经验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去。

以PDCA为核心的经验成长型策略,是过去我们去的成功的最重要的成长方式,就算到尽头,也是非常重要的成长策略。但是未来这个策略的效果大概率会逐步减弱。这是因为,PDCA起作用需要一个前提: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因为PDCA的起点是:制定计划。

PDCA:Plan(制定计划)——Do(执行计划)——Check(检查任务)——Action(处理改进)

B.深度思考型学习

深度思考型的假设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不需要重新造轮子,很多问题前人已经发现和总结了高效的方法和规律。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从各种貌似新问题的现象中,洞见问题的本质。能够快速洞察问题本质的人,就能比积累经验的人,用更短的时间找到更好的答案。

这种深度思考型学习的特点是:

(1)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问题的本质

(2)要花时间学习前人发现的、自己还没掌握的原理和规律,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简言之,深度思考型学习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洞悉问题本质,利用已有规律(思维模型),直击问题要害的

复盘到25页的时候,已经写了2000字,这说明这本书对我来讲,很重要也很需要。


带来的行动变化:

带来的思维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