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昨天出去买年货,顺便买了四个枕头。回家,习惯性地,婆婆问多少钱,我习惯性实话实说。于是我迎来一顿不屑的指责“啊,就这么一枕头,你花那么多买的,没讲价吧”“讲了,一直在她家买床上用品。”“讲了怎么还这么贵,生就一副不会讲价的样儿。就她家那些东西,也就你这样缺心眼的傻子才买。你买东西有几次不被砸(这边方言,和被骗被忽悠差不多。)……”老人家脸上一副鄙夷,还有心疼钱的表情。我趁她中途歇气功夫抱孩子回自己屋了。
我的心,难过了,不好了。因为那语气,那表情,那连续磨叽,让我忆起怀老大时,第一次被她们数落不会讲价的事。当时是孕婴店活动,四条孕妇内裤28元(带托腹的)。回家婆婆她们(婆婆,婆婆的二妹妹,婆婆的妈妈)就数落我“啊,什么内裤就那么贵,7块钱一条,你让人砸了吧。”“我这辈子也没穿过7块一条的内裤,就那样的,最多值5块。”“就是,一外地的,还敢自己去买东西,还不会讲价,那不且等着挨砸吗?她买东西可没我家丽丽(婆婆二妹妹儿媳妇)会买”……那是第一波,后来晚饭后又轮番一次数落。然后睡前一次,再然后关灯睡觉她们还喋喋不休数落。那时候我怀孕5个月了,白天做饭6顿(婆婆妹妹家1儿子也在婆婆家住,每天玩传奇,时间颠倒,吃饭也是。)收拾屋子,很累很困。在漆黑的屋里听了半个小时候后,我忍不了,自己起来上厨房坐着哭,拿着笔和本,写满三页恨。远嫁的自己第一次有恨自己不听劝远嫁,恨自己为什么不会火眼金睛……
回忆的心痛在给爱人打了电话后平复。他也无奈,而我现在已经练就的“本事”:什么事只要表达出来就慢慢释怀。表达方式可能写作,可能电话,可能自己心里过一次。反正说出来就好受很多。
讲价,我真不是不会,只是标准不一样。我喜欢和气的方式。我的讲价史追索起来是02年在北京开始的。一到周五,我们当时的“铿锵四人行”就坐着119然后在转两趟到西单商场,那里,当时我们几个女生砍价原则是:对方说的价格对折然后再减掉三分之一,如果对方不卖,你再添点,如果特喜欢,稍微添点,一般就不添,自己算好自己承受底线,店家同意立马交易,不同意转身就走。走时不要步伐太快,因为店家可能会叫回你,如果没叫回一般是价格真不行,也可能店家不喜欢你了。当时我们的四人行里,我属于保护对象,其他仨,一北京房山的,一天津蓟县,一温州。北京和天津的口音几乎一样,温州姑娘家里做外贸服装出口,我呢,没任何优势(标准川谱,不喜欢讲价。)一场场“唇枪舌战”后,有的是和平结束,有的骂骂咧咧。遇到某个厉害店家,你若一番试穿,一番讨价还价下来你却不买了,那么结果真的很糟糕。
即便跟着学会了讲价,我还是不喜欢。高中时,我母亲开小超市,定价一般公正,很少遇到讲价的。我呢,觉得买卖这事,觉得合适就行,不合适就算,谁也不必狮子大开口。买卖不成人情在。
买东西,有时候就是一缘分。你若喜欢,自有底价。你若不喜何苦好奇打听。
……
(孩子起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