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休了10天年假,帮朋友去美国带个团。有人说,你休年假不好好休息或索性专门去旅游,为什么要去带团。很简单,这在我看来是比在家里wifi西瓜葛优瘫或走马观花看景点更有意思的事情。
每年夏天的各种夏令营或游学团很多,但我所带的学生去参加的Hoby WLC有自己很独特的优势,具体介绍我会另写一篇。(备注:Hoby全称是The Hugn O'Brian Youth Leadership, 美国的一个公益组织,有5000多名志愿者;WLC是Hoby每年一度的盛会--世界青少年精英峰会 World Leadership Congress)。我的朋友Claire是Hoby在中国的负责人,我看到她是如何一步步将Hoby的理念带到中国并发扬传播,也体验过她中国营里的一些活动,很被感动和鼓舞,所以在她正好缺人手带此次的大使团时就毛遂自荐了。她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些学生们安全带回来就好,但我可能是在专业服务公司里做久了的职业病,每个细节都想做的更好。
这次团里一共有12个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即出生在00年左右。来之前正好听了中欧创未来沙龙有一期讲95后经济的,被很多听不懂的词比如“二次元、emoji、ABH效应、脑洞系”所吓到,让我一开始还有些忐忑,像装了很多子弹防身似的装了很多表情包准备和他们聊天时用。不过近距离接触和相处了几天,解除了我对代际的担心。有时媒体就是过于符号化或标签化了吧,如果就从个体来看,同代的孩子也有不同之处,而跨代的孩子也有相同之处。比如说我带的孩子中,有喜欢动漫和手游的,也有对此丝毫不感冒的;有的从所发朋友圈里看出的阅读量(特别是经典文学和哲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无法用所谓“95后”所概括的;而最有趣是这些孩子们嗨起来时唱的歌,竟然都是我以前也唱过的,没有一首我不会。毋庸置疑,流行和经典并存于每个时代,有些流行会消失,而有些会成为经典。我很开心和这些孩子们很快打成一片,有时距离或偏见是来自不了解或不愿了解,但只要能够更走近和打开,就会有接纳和融洽。
我们除了有学生微信群,还建了家长群,每天会发一些照片,记录行程中的点滴。一开始会想做这些是不是多余,但看到家长们在群里的反馈,觉得自己这么做还是对的。我猜这种心情和我看我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在群里发照片时是一样的,或许不管孩子长多大,在父母眼里都还是放不下心的始终挂念着的小朋友。自从二胎政策放开后,这些00后孩子们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后一代独生子女了,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左右,应该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受益的一批人。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父母的倾心投入让孩子们普遍从小学习一两种特长,比如钢琴、冰球、舞蹈,有海外旅行、游学或参加演出的经历,在读国际学校及有出国念书的计划。相比较自己的经历,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看到了这些非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带给一个人的自信和气质,这种教育的背后不仅是金钱的投入,也和父母本身的学识、眼界及引导分不开。但也会存在一些孩子娇生惯养的表现及独立生活能力的缺乏,能看出来父母越是大包大揽无微不至,孩子越是娇气任性理所当然。我在照顾周到的同时,对不合理要求也会合理拒绝,因为即使不是我,这个世界也会教给他们独立与感恩这些一早就应学到的东西。
由彼及己,会想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如何做。首先我可以“原谅”自己不是一个“全能妈妈“了,这会给孩子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在要求孩子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因为一个的“优秀”孩子背后是一个家庭共同的努力。如果打算送孩子出国,初高中或许是个最好的时机,小学的基础一定要打好,特别是中文(所以似乎没必要很早就在国内上国际学校)。但是因为国内外考大学的体制和要求不同,尽可能早准备早适应会更有利于后面的发展。刚出国最好要陪读,有个习惯的阶段,等适应后就可以放手了。我看到的几个读美高的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的英语水平、人际沟通、自理能力和文化融合度都明显相较与国内学生要更高更快。
教育始终是中国的家长最关注的事情,对教育的投入是中国快速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我想我可能未来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企业培训的领域),也会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多一些关注或者做些有益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