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有这样一种体会:一天最懒散的时候,其实是内心最躁动的时候。想这想那,最后一锅浆糊,你用懒散的方式,消极处置。
以前因为上班,再懒散,制度在,纪律在,责任在,懒散充其量体现在自己的思维中。工作生活还得常态。
现在退休,没有制度纪律的制约,生活常态被懒散蔓延,有点可怕发展。
比如:昨天有点不愉快,本想通过微信聊天听课、帮助朋友处理图片等化解。于是今天早上八点半起床,下雨不停,走不出门,天冷,拿起的事又放下,其实是烦!现在午饭没吃,啥事不想干,又是一团浆糊。莫名一幕幕一串串思维占据脑海,让你清静不得。只好玩手机。
还好,刚认识了个简书平台,信手随写随去,还有点作用。
……心趋向平缓,想到今晚还要在黎明写作俱乐部发言,(这可是我自荐找来的事,不可给自己丢脸哟!)于是随写的思路转向今晚演讲的主题:我的写作目的。
看来懒散原因,最重要的还是没有制约,没有制约,允许了你不作为的存在,既然可以不作为,懒散就形成了。
于是,我的思维又拓展到现今的两种病态:拖延症、抑郁症,……
赶快收起我的拓展思维,不要又浆糊了,赶紧准备今晚的演讲吧。从第一想的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