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深刻的谈话

开学的日子总是被一种无形的节奏推着向前,脚步匆匆,事务如潮水般涌来。今年的开学季,于我而言,更添了几分复杂的心绪。除了日常繁杂的园务工作,我还面临着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即将退休。这份“退”,并非简单的离开,而是一种责任的托付与传承。而这份沉甸甸的托付,正悄然落在新来的杨园长肩上。作为前任园长,我深知,她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未来的走向。然而,开学以来,我始终被琐事缠身,虽与她朝夕相处,却始终未能有一次真正深入、触及心灵的交谈。

恰逢此时,我接到参加国家级培训的通知,需远赴南昌学习一周。这既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也成了我有意为之的“放手”实验。我决定将幼儿园全权交给杨园长,让她在真实的管理情境中历练。我心中期望:她能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融入团队,在处理事务中熟悉流程,在挑战中激发创新。唯有如此,她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园长,而我也才能安心退下。

培训的一周充实而紧张,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然而,手机里不时传来园内的消息,却让我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有老师反映,会议出席率低,组织活动时存在“独断专行”的倾向,尤其是近期的讲故事比赛,引发了部分教师的不满,认为流程不够透明,决策缺乏沟通。这些声音虽零星,却如细针般刺入我的内心。我一边听课,一边反复思索:这是否意味着她在角色转换中出现了偏差?是否在管理方式上过于刚硬,忽略了团队的感受?我深知,一个园长的成功,不仅在于执行力,更在于能否凝聚人心、赢得信任。而目前这些“不祥”的信号,让我隐隐担忧——若团队离心,再好的蓝图也难以落地。

培训结束,我匆匆返园。一切看似如常,但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张力。我决定不能再等,必须与杨园长进行一次坦诚而深刻的对话。这不仅是为了厘清事实,更是为了帮助她看清自己的位置,理解管理的本质。

我们的谈话在一个相对安静我的办公室里展开。我以一句“辛苦了”开场,真诚地肯定她这一周的付出。她略显疲惫地点点头,言语中透露出忙碌与压力。我没有急于切入问题,而是先聊起了“教师团队”。我向她描述了这支队伍:她们或许不够完美,但始终保持着对孩子的热爱与对工作的热忱,是一支有凝聚力、有成长意愿的团队。我观察着她的反应,她认真倾听,频频点头,却并未多言。这让我意识到,那些教师的反馈,她或许真的并不知晓,或者,她正以自己的方式消化着这些挑战。

接着,我将话题转向幼儿园当前的核心工作。我强调,班本课程是我们必须深耕的方向。它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我们探索适合农村幼儿发展路径的实践载体。通过班本课程,我们希望教师能从“教教材”转向“基于儿童兴趣与需求的探究”,从而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课程体系。我谈到“学习故事”的研讨,强调其价值在于帮助教师学会观察、倾听儿童,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提升专业敏感度。最后,我提到了阅读——不仅是孩子的阅读,更是教师的阅读。我坚信,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为孩子未来学习力奠基的关键,而教师自身的阅读,则是专业成长的不竭源泉。

我讲得投入,试图将我多年积累的理念与愿景传递给她。而她听得很专注,回应不多,却在谈到“反思与记录”时,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她告诉我,她其实很喜欢记录,尤其喜欢捕捉孩子那些不经意间的瞬间,写下他们的故事。她说,这几天她也在尝试写“学习故事”,虽然还不成熟,但过程中她感受到了孩子的丰富与教育的温度。听到这里,我的心为之一动。我看到了一个“眼里有孩子”的教育者,那份对儿童的敏感与热爱,是教育最珍贵的底色。我暗自欣慰,她并非缺乏教育情怀,而是可能在管理角色的适应中,暂时忽略了“人”的维度。

于是,我顺势引出了最关键的议题——“角色的转变”。我温和而坚定地说:“以前你是老师,你的责任是上好每一节课,照顾好每一个孩子,这是非常具体而清晰的。但现在,你的角色变了。你是园长,这意味着你不仅要眼里有孩子,更要眼里有老师。”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些老师,她们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我们共同奋斗的家人。她们有情绪、有想法、有压力,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关心。作为园长,你要学会倾听,学会共情,学会在决策前多问一句‘老师们怎么看’。管理,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搭建平台,点燃热情,成就他人。”

我还谈到,园长的视野必须更远。她不仅要关注当下的一日流程、活动安排,更要思考幼儿园的长期发展:我们的特色是什么?我们的优势如何发挥?我们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农村环境中,走出一条有质量、有温度的教育之路?这些,都需要她以更高的站位去谋划。

我们谈了很久,从教育理念到管理艺术,从团队建设到个人成长。我能感觉到,她开始真正思考,眼神中多了一份沉静与思索。谈话结束时,已临近孩子们的午餐时间。我起身准备去班级协助,她也轻轻点头,若有所思。

这次谈话,或许无法立刻解决所有问题,但我相信,它像一颗种子,已经种下。我期待,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能彼此理解,彼此靠近。我更希望,杨园长能在这次对话中,真正读懂这所幼儿园,读懂这里的老师,读懂“园长”二字背后的责任与温度。而我,也将继续以陪伴者的姿态,支持她走过这段成长的路,直到她能自信而从容地接过这面旗帜,带领这支队伍,走向更远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与A聊天受益匪浅,倾听了解他的过往经历,数学课没怎么听讲,但初中数学每每都有100分左右,高中的几何题都能做对。问...
    燕纪事阅读 1,950评论 2 19
  • 青松,你好!你要对得起你的名字,要有青松一样的精神,去鼓舞和激励他人;而不是一挫不前,那可不是你青松本来的样子。 ...
    友缘大丰阅读 1,345评论 0 1
  • ____昆山花桥百灵幼儿园赴常州四药参观学习纪实 2017年12月16日,这不仅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真申阅读 3,777评论 0 3
  • (2020庚子年的这场由人祸而导致灾难,损失之大,影响之深,不可估量。生活也好,工作也好,留存一点记录,希望不要随...
    散纯SC阅读 2,622评论 0 5
  •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精心规划的幼儿园行事历安排,本周正式...
    ZP笑看人生阅读 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