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就在牢笼里,只能看到目光所及的世界。”
这不是原话,原话我忘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说的和字面意思也差不离了,只是稍微上升一点的话,我们可以把牢笼看成是我们每一个生长阶段所处的环境,而目光所及的地方看成是每一个阶段我们所拥有的认知边际,连起来就是:我们生下来开始就被困在一个我们所认知的有限的环境当中。
所以,我们其实是不自由的,我们是在一个有限的认知世界当中生存着的。就好比明朝有一个人问乞丐,你觉得皇帝每天都吃着什么?乞丐每天都是上顿不接下顿的,而且是能有剩菜剩饭吃就可以去感谢诸天神佛的赏赐了,那他所羡慕的自然是街边的摊贩上售卖的冒着烟的热乎乎的大白馒头,和酒楼里飘出香味的桂花酒,也许他还见过一次红烧肉。所以他把他认知里最好的告诉那个人:皇上那肯定吃的是人间美味,那一定得有王家铺的大白馒头和江南酒楼的自酿酒和红烧肉了,否则配不上他的身份。
呵呵。
为了穿过这个认知边际,以达到更加广阔得天地,实现自由,要怎么办呢?我觉得只有进入另一种状态吧。
其实我们这些年受到的教育,混过的社会,都是这样的一种方式,许多人都可以模糊的或者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认知边际到底在哪里,于是他们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拓宽它。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要受到教育,或者去混社会,要么就要在家看书摄入大量的信息,要么就要戴上面具,在各式各样的人群中穿梭,也许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那么我们自由吗?
答案是当然不自由。
那么我们为啥还要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向往自由,所以要这样做。从一个牢笼跳到另一个牢笼之中去。
放弃自由以获取自由。
精神面的自由是美妙无比的,所以我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肉身的不自由以换取精神面的自由。
至少现在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当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曾经的岁月:我们劳碌了一生,也许没有一帆风顺,也许没有享受到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的思想充盈,认知广阔,受人尊敬。我们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一生值了吗?
我们心底的回答会是什么呢?
我也许会说: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