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本很薄的中篇小说。书就不说了,但其中描述的一对词儿印象深刻,就是荒诞和真实。我们常常有如此认为,如果只谈真实的话它似乎很简单,但一旦加入了荒诞并和真实交织在一起时,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荒诞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了。比如有两个人很喜欢打扑克,这是真实,并且扑克是一个很日常的行为所有人都在玩;但若同样的事换一个场景,所有人都不知道扑克为何物,只有这两个人在玩儿,那到底何为真实何为荒诞呢。会有一种声音会说,如果只有两个人在玩儿那他们玩的这个游戏就是两个人的游戏且不重要啦。但客观上若只有他俩热火朝天地在玩并无时无刻不在探讨这个纸牌游戏的话,那么这个场景自然很荒诞,那么我们或许会说这个行为在整体环境下来说就不太真实,那么“真实”为何物呢,真实岂不也是个见风使舵、墙头草随风倒的家伙么。所以(此“所以”仅仅作为极为简单或一般性因果关系的“所以”,是经不起推敲“所以”),真实与荒诞的问题本身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如何的现实意义,不难寻找的例子,甚至是满地的例子。近几十年随着网络的普及,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越来越多,荒诞的俨然已经让荒诞本身变得习以为常了。回想那些事情,就会感受到荒诞和真实之间的模糊性了。不禁让我想到了波伏娃的《模糊性的道德》。我亲身经历过一个小小的事情,让我觉出小小的荒诞感。一次和一个美国同学聊去超市买牛奶的问题。我看他在牛奶架上挑选自己喜欢的牛奶之后直接放进购物车里,我马上就问他:“你怎么不看看上面的日期?”他的回答让当时的我无言以对直至今天还记得这小小的一幕:“既然牛奶摆在架子上就肯定是没问题的,我根本不用去看日期。”这大概是六七年前的事了,今天我们的食品问题可能已经好了许多,我现在买东西也确实不看日期了。但从前我购物前要看日期的这个行为难道是我自己独有的或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做么?这个行为的成因是什么呢,相信不只是我自己的原因。那么人的意识由哪里来的呢?我的意识呈现或现状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还是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塑造的呢?荒诞与真实这对反义词显然不能简单回答这些个问题。
今日小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黑色的海岛上悬着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毫不嫌弃地把温柔的月色照在这寸草不生的小岛上。一个少年白衣白发,悠闲自如地倚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