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凡生意经》经典语录

《了凡四训》是明代官员,思想家袁了凡原本是为了教训自己的儿子而写的一本书,后来为了启迪世人而改此名,它里面蕴含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和智慧,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身智慧,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

1、连根养根才能根深业茂,我们要跟祖宗的心连上,心连上生命就会有能量有力量有奇迹。连根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庄严的。我们是树,父母祖宗是根,树和根连而不断的状态就是孝悌。

2、生命的根本任务“立命有根”,论语所讲“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孝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心态,一种关系,它是生命的根本和生命的品质。“犯上作乱,天下大乱”

3、认祖归宗首先是从认识祖宗开始,认识祖宗先从认识祖宗名字开始。心中要有一本家谱,想着谁就跟谁连上,不能心中没谱。

4、忠孝之家子孙绵延而昌盛。“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5、思想的力量远超过钱权的力量。稻盛和夫是一个经营思想的人。思想的力量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毛泽东主席也是注重思想的,“为人民服务”。

6、利他精神,提升人的生命力,人的生命力在于思想,思想一错生命就亮红灯。

7、1)官宦之家 一代就容易倒掉 2)营商之家 富不过三代 3)耕读之家 五代六代不衰 4)孝悌之家 十代八代不衰甚至更久,孔老夫子现在八十三代了还在兴旺。

8、人生的方向如果走错了,五种衰相会立刻出现,生命会亮起红灯。如果方向对了,只有“乐”这种状态,如果你感到烦、累、忙、苦,你的人生肯定走错了。

9、生命的一切都在思想里,企业文化很重要企业生命力在企业文化上。“提升心性,扩展经营”,把利己变成利他思想。

10、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有利于人叫善 有利于己叫恶

11、对生命的认识关系到我们生命状态和企业生意的状态。

12、热爱生命从认识生命开始,对于生命哪个是我,身体不是我,有生有灭,我们之所以每天提心吊胆是因为太在乎这个身了,怎样把这个患去掉呢,如果我们认为灵魂是我,我们就没有这个大患了,灵魂不生不灭,人之所以有恐惧是因为要面对死亡,有信心的人,有正气的人,有能力的人,自然能生出一种心态,能爱人、能帮人、能尊敬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没有能量的人,他求人爱,求人帮,求人尊敬,他会有求的心,安则不求,求则不安,一个人怕死,求的心很强烈,求人气短,助人为乐。

13、盛衰在气象,气对于生命的重要超过钱。乐兴盛之相,忧衰败之相。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忧。

14、高能量的人越帮越乐,越乐越帮。把生命看清楚的人不会有恐惧。心灵要好,心坏了灵魂就会坏,人就会坏。

15、心好有三个标准:1)心灵有智慧,心不灵是因为有乌云遮住,比如、傲气、脾气,不良的气质与情绪会遮住心的光明。情感太重也会不好,比如恋爱中的智商等于零。心有能量没钱也乐,心没有能量有钱也忧。2)心要有力量,就是有信心。有信心和正气的人能爱人帮人。助人为乐,帮得人越多能量越高。帮不了人求人也没有用。为什么求客人会没信心是因为求人气短,要去主动帮人,帮人能量就上来了,能量上来了信心就足了。3)心好心是平静宁静的欢喜舒服的。好忙好烦好累好燥说明心坏掉了,心坏了就是不安的。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

16、养正气和养怨气,养和气正气,心会越来越有力量,生命也会越来越好,在增值。稻盛和夫是希望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要高。以人为本最终是以心为本。养心的人即便到了八十岁也没有衰相。

17、一个人成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本事:哪怕是扫地也行。2)热情 人有信心有正气。3)价值观正确。

18、《了凡四训》共四篇 1)立命之学 2)改过之法 3)积善之方 4)谦德之效【点睛之笔,核心理念,原则,命门,经验都在此里面体现出来】

19、谦徳之效,效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完美的生命状态先从认识生命开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完美的生命状态概括为五条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它们叫五福临门,都得到了就是完美。其中好德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失去德,那么就需要康宁、长寿等其他四样去补……

20、福气里面包括长寿,助人为乐,乐是一种正能量,一种正气会助长寿。声如洪钟,声音不衰,气就不衰。人有希望有信心也会长寿。长寿:1)心要静 不要生气,不要浮躁,不要怨人 。2)不要贪心 贪心太大,欲望太重会短命。“酒色财气是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若能跳出墙垛外,不是神仙寿也长。”

21、富贵:赚到钱叫富 受人尊敬叫贵。发了财富裕了,我们都要尊敬他,因为不是他有德,就是他的祖宗有德,我们在享祖宗福的同时也要积德为了后代,不可以仇富,一仇富永远富不起来,要学人富。即富又贵是我们要追求的,从富到贵是生命的一种升级。“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怎样从富到贵,就是用你的财去帮助更多的人,不是投资而是单纯地帮人,没有目的。钱是用来提升自己的贵族气质的。不要拿钱去受罪,比如抽烟找小姐等。如果有钱还想从穷人那里拼命地拿,这种人虽然钱多,也是命穷,也贵不起来。主动尊重别人叫贵,求人尊重就不行。比如主动给人打招呼,还有等着别人来打了招呼才去打招呼那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前者就叫贵。后者就有求人尊敬的意思,前者会让人更加恭敬。不要求人尊敬,要去主动尊敬人。富贵是生命中有力量的一种状态。

22、康宁:无灾无病叫康宁。如今两个指标说明我们已经在康宁上退步了,医院和药品比以前多了。中国是糖尿病大国……什么样的灾难是我们天天碰到并且每天在发生的:信任危机,信任危机是生命的灾难。父子之间,夫妻之间,上下级之间,没有信任灾难就会发生。“利他”可以化解这些危机。信任危机会破坏企业和家庭的生命力。要想恢复道德先从诚信上恢复。

23、好德:好德是跟人的智慧有关系,“未有好德如好色者也”智者好德,愚者好色。“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藏刀斩愚夫。虽然不见头落地,暗里让他骨髓枯。”艳福是祸不是福。色对我们的福气损害是非常大的,好色之人福气会很快损耗完。放电容易把祖宗积的福很快放完。要好德不要好色。

24、善终:有福的人去世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稻盛和夫说人生有三个阶段,一是:二十岁以前为今后奉献社会打下基础。二是:二十到六十岁努力奉献社会。三是:六十岁之后为好死做准备。

25、诵读和解读是两种读书方式,是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思维、分析、推理、琢磨、研究叫意识活动。还有一种是直觉,不思不想不分析。诵读是用直觉认识事物,解读是老师所讲的分析思考。多用诵读去读《了凡四训》,培养我们的直觉。诵读多了自然就能读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慢慢会告诉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

26、稻盛和夫是一个五福临门的人,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从他的经营理念中去观察、去借鉴、去收获。五福少一个都是生命的残缺。GDP不能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而五福却可以。五福是从谦德而来。

27、《易经》里的第十五卦叫地山谦,专门讲谦德,了凡四训里引用了《易经》的说法,谦德 六爻皆吉。“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无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易经》里只有谦卦有吉无凶。

28、追求完美的人生我们要了解谦德,整个宇宙都存在着谦德,它是一种生命状态。

29、女人有了本事更不能骄傲,傲慢,要不祸就要来了。

30、人要活得有价值就要主动去帮人。

31、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生命状态是最美好的,满而往往有损。

32、成功之后应该想着如何避免失败才有意义,在花开月圆成功之时是看一个人大智慧的时候。曾国藩范蠡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成功立功之后赶紧远离朝廷。

33、财富如水,财富留下来是祸,流走是福。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1)工作要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满招损 谦受益 3)日日反省 修谦德 4)活着就要感恩 5)思利他 积善行 6)乐观有信心 把谦德修好了不仅生意可以做起来,而且可以长盛不衰。

34、怎样保持世上花开心上花不开呢,首先要做到惜福,生活依然要俭朴,勤俭,惜衣惜食,把傲慢降伏。惜衣惜食未为惜财,乃为惜福。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35、从《易经》《尚书》中了解了谦德,惟谦受福。

三种极其谦虚的样子:

1)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不争强好胜,能帮人,爱人,尊敬人】

2)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对客服恭敬,顺承,要成人之美,不要成人之恶,不要有欺骗之心,知过跟人说叫谦德,隐瞒就是傲慢了,以人为中心,不以自己为中心。】

3)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辨【能知过能改过。受人诬陷,被人批评,遭到委屈了不生气不怨人,有正气有能量有信心的人应该这样做。“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人有恐惧之心没有信心常常会怨人。生气是摧残自己的生命树,人千万不要生气。生一分怨气,扣一分福气】

36、不可有仇富嫉妒心理,动了傲气就很难生谦德,有嫉妒和傲气的人是不能进步的,记住要不向人学习,要不随喜,都有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劳动利他得来的钱质量高。

37、一个人如果承受不了批评是没有福气的。在批评的这件事上是一定可以考验一个的谦德的。

38、判断一个人有福还是有祸就要看一个人是谦德还是傲慢。

39、能不能在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就看这个人是谦虚还是傲慢。一定要记住要用诚敬的心态,仰慕的方式。

40、判断一个人是谦德还是傲慢,在于在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是怒还是喜就能看出来。闻过则喜是谦德,假如闻过后又能改过叫谦中还有大谦。第二个帮助我们判断谦德的是知过后改过的快慢,改得快改得迅速说明一个人谦德更深,知过而不改谦德是欠一把的。

41、五福一个都不能少,而五福又是由谦德而来,惟谦受福。闻过则喜是谦德,闻过则怒则是傲慢。谦德的深厚由改过的速度来决定,人总是在改的过程中做逃兵。

42、改过要专注一个一个来改。有谦德的人的的确确能谦下来,知过改过修谦德。没有谦德的人口服心不服。知过看谦德,改过修谦德。改过快,生命之树开花也快。谦德修得好才能五福临门。

43、花言巧语,这个人一般没有福,我们做生意一定要先看人,盛衰在气象。“道吾善者是吾贼”说你好的人是来偷你宝的人,说你不好的人才是你的老师。意上的人是傲慢,只能让别人听你说。意下的人是谦虚,他能认真听别人讲话。通过说话可以断定一个人有没有福。

44、“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多的人会把福气漏掉,谦虚气虚意下,就是这个人很有谦德。凡是谦虚的人都可以把人身上的傲气化掉,怒气,怨气,脾气都化掉。人跟人在一起其实是两种气质在一起。看人要学会看气而不是看身体。

45、记住别人生怨恨心,你不要怨他,你越怨恨他,他的怨恨心就越大。恬淡虚无就是我们说的巍然不动,真气元气生命本来的能量就开始恢复了。故事讲:佛的能量大能把怨恨大的蛇化掉。

46、正能量、有信心、有谦德、有福的人常说我错,相反就常说别人错。记住用谦德化怨气。很多福气都在傲慢中漏掉。

47、”我错了“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念头,是一种思想,能够化解一切怨结。也要真心的说出“我错了”,多说几句。

48、人有谦德,能量是超级大的。人只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生活是那么美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生活会极其难。

49、很多人求天、求神、求佛、求菩萨,把帮人的原理去搞清楚,财神帮人“未发其福,先发其慧“贵人是给你指路的,增加灵感的。"发慧"之后浮则自实。凡是有欲望和贪心的人特别容易心浮气躁。

50、”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贪心大的人精亏掉了。道家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叫辟谷,少吃不吃来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我们今天总是犯困就是神亏了。精气神足,这个人能量就大,这种人不贪心不贪吃不贪睡。

51、心中事少,口中话少,腹中食少,这种人高能量生命。无欲则刚,刚就是一种正气,欲望淡薄的人容易乐,喜欢帮人,越帮人能量越高,天下最苦的人就是欲望大的人。欲望如果满足它欲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想办法把欲望降下来。欲望也叫补偿心理,其实那些东西可以不要的。把欲望降下来就能从苦海中出来,也会更有力量。

52、肆者自敛,什么都想做,贪大求全的心就是放肆的心,心要专能量越大,心思太散了,成不了事情。特别是孩子要培养他的专注,玩具不要太多,专注一两样就好,父母要不断学习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从散乱到专注,能量就高。特别要注意贪心和杂心。

53、“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温良就是心平气和的意思,贪心欲望降低后,人就会心安,心平气和,人要警惕心的力量被欲望和太多散乱的杂念吞噬掉,这是获得幸福和能量的基本法则。

54、学习经典和学习传统文化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

55、挑书和其他音乐什么的一定是需要挑选能增加你能量,要谨慎选择。

56、读黄光裕的信,是2010年9月3日写的,他曾经认为有钱创造美,霸道创造美,在监狱里他开始转变,认为劳动创造美,开始有了谦德,曾经那个傲慢到极致的人,有了谦德,还存在信心,依然。

第六集

57、傲气一转,生命就会发变化,比如多说“我错了”也许可以改变一段关系。记住也多从利己改成利他。从傲慢转为谦虚,从你错了转为我错了。从我求你变成我来帮你。记住把心态转变。管理生命从管理念头开始。

58、讲述梵高悲惨的一生,缺命不缺才。信心非常重要。经营产品有盛衰,经营思想没有盛衰的。

59、培养才华更要培养能量(谦德),父母在高考前有空可以带孩子读读谦德之效,修谦德,知过改过。

60、梦境不会是假的,很多时候它是由人的意念而来,而意念可变成意象,也可能会变成现实,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念头也就是意念。通过梦境我们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梦对生命的意义和感受是真实的。

61、求人求命须知求己胜求人。

62、记住睡觉的地方越小,心就会越安,睡眠也会越好,反之,睡觉的地方越大,你就很容易睡不着觉,因为你的能量太低会镇不住那个场,即便睡着也容易做噩梦,切记卧室不可太大。

63、立命在我,造命在天。天力就是自然的力量。心力就是信心。生命的力量从定中来。心一安一定,信心就上来了,安定心就叫信心。心入定之后很多事情就能办成。所以专心致志很重要。

64、助人为乐可以提升心力,多做善事,焦虑症的人求人的心很重,多去帮人也许马上就可以好,因为帮人能量大。力行善事可以提升自己的心力,特别是老年人要多去帮人。

65、要想别人开悟多去爱他。

66、阳善 阴德 。阳善是你做善事人家知道了,阴德是做好事不让人知道,福就能集下来,做好事不图回报。记住不要留名也不要扬名。还要常存帮人的心。

67、存两个念头你就有福了,第一个是我帮你,第二个是我错了。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68、一个人要人管终究没有尊严的,所以我们不要去管人,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你要给孩子给身边人树立一个自我管理的生命状态。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

69、心一清净它就明,心一不清净它就昏。我们不要得罪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才能喜欢你,信任你,爱护你。

70、一个傲慢的人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去的,谨记修谦德不间断。

71、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量大、福大、造化大。有敌人是对自己的伤害。

第七集

72、念头是我们的命,管理好念头就是管理好我们的命。让谦德变成每个公司每个员工的心态。经营思想比经营产品稳当、持久更有生命力。

73、天天诵读是测谦德更微深的精要。测得越深得到得就越深,用得也越深。

74、在生活方面有7个方面可以修谦德。(谦之七德)

1)敬天爱人叫谦

2)知命任命叫谦

3)知过改过叫谦

4)知恩报恩叫谦

5)敦伦尽份叫谦 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得角色,把角色得责任尽到。

6)认祖归宗叫谦

7)养正气化怨气叫谦

75、生命的第一衰相是从断根开始,一断根恐惧就会产生,我们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立命有根,把这点培养好了我们多了一个亲人,否则孩子爱不成,依靠不成,安心不成,就会把爱转为恨,就会多了一个敌人,一个你一生都无法甩掉的敌人。我们也要去认根,对父母祖宗不要有怨气,因为深知连根的重要性,它是生命的源泉,断根是生命开始萎缩。

76、百病从气生,怒气伤肝、恨气伤心、怨气伤脾、恼气伤肺、烦气伤肾。

77、女儿结婚之后根就在夫家,不仅不能让老公的根断了,还要给夫家生孩子,孝顺父母,让孩子也要有根,而不能太自私只想要小家庭。

78、好色的人主要是缺乏亲情,亲情如果可以续上,他的好色其实是可以断掉的。好色的人其实是很痛苦的,我们要同情他,而不是歧视他。

79、连根养根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任务,我们一定要连好自己的根。心中有父母有祖宗才能根深叶茂。《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可以告诉我们是否断根了。

80、我们的原罪是不孝。孝道是整个宇宙的伦理。所以千万要记住“孝顺”

第八集

1、对照《弟子规》了解自己的生命状态

2、断根也许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连根却是我们现实的需要。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连根就是孝亲敬祖。父母有过失,我们帮父母改过那是大孝。

4、不孝的三种状态,无后为大,第一条,不能救父母于不义为一孝。第二条,不能赡养父母则不孝。第三条就是无后。

5、观父母气象,是否有怨气、傲气、怒气,帮父母把气象转过来,从衰象带成兴盛之象。

6、老人断根,子孙就会没根,记住得自己先把根连上。

7、今日得老人志向衰了,志夺气衰,命就会绝了,志向很重要。让父母长寿得让父母心中有事惦记。人没有意没有志生命就衰了,年轻人同样如此。养老需要帮助老人重新点燃生命得志向。

8、可以多让自己得父母讲一讲他们父母得故事,甚至记录下来,传承下来,老人写家谱是一种责任,家谱很重要。老人是家业兴衰得基石,是朝阳,而不是夕阳。祖宗积德积善会直接影响后代得兴衰。

9、根深让父母老人乐,一乐就气象盛,采取一切措施让他们快乐起来。常看父母得长处、好处、苦处。多看父母得长处恭敬心就会升起,如果常看父母得短处,傲慢心就会出来。

10、多赞赏老人。父母得啰嗦是苦处,精气神衰了,要认真听。父母得短处我们要化为苦处去看,就不会有埋怨,不会有傲慢。

11、看父母的好处,养我们的感恩心;看父母的长处,养我们的恭敬心;看父母的苦处,养我们的慈悲心。

在2025年3月6日 22:09:10出现冲突的修改:

25、诵读和解读是两种读书方式,是两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思维、分析、推理、琢磨、研究叫意识活动。还有一种是直觉,不思不想不分析。诵读是用直觉认识事物,解读是老师所讲的分析思考。多用诵读去读《了凡四训》,培养我们的直觉。诵读多了自然就能读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慢慢会告诉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

26、稻盛和夫是一个五福临门的人,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从他的经营理念中去观察、去借鉴、去收获。五福少一个都是生命的残缺。GDP不能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而五福却可以。五福是从谦德而来。

27、《易经》里的第十五卦叫地山谦,专门讲谦德,了凡四训里引用了《易经》的说法,谦德 六爻皆吉。“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无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易经》里只有谦卦有吉无凶。

28、追求完美的人生我们要了解谦德,整个宇宙都存在着谦德,它是一种生命状态。

29、女人有了本事更不能骄傲,傲慢,要不祸就要来了。

30、人要活得有价值就要主动去帮人。

31、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生命状态是最美好的,满而往往有损。

32、成功之后应该想着如何避免失败才有意义,在花开月圆成功之时是看一个人大智慧的时候。曾国藩范蠡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成功立功之后赶紧远离朝廷。

33、财富如水,财富留下来是祸,流走是福。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1)工作要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满招损 谦受益 3)日日反省 修谦德 4)活着就要感恩 5)思利他 积善行 6)乐观有信心 把谦德修好了不仅生意可以做起来,而且可以长盛不衰。

34、怎样保持世上花开心上花不开呢,首先要做到惜福,生活依然要俭朴,勤俭,惜衣惜食,把傲慢降伏。惜衣惜食未为惜财,乃为惜福。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35、从《易经》《尚书》中了解了谦德,惟谦受福。

三种极其谦虚的样子:

1)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不争强好胜,能帮人,爱人,尊敬人】

2)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对客服恭敬,顺承,要成人之美,不要成人之恶,不要有欺骗之心,知过跟人说叫谦德,隐瞒就是傲慢了,以人为中心,不以自己为中心。】

3)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辨【能知过能改过。受人诬陷,被人批评,遭到委屈了不生气不怨人,有正气有能量有信心的人应该这样做。“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人有恐惧之心没有信心常常会怨人。生气是摧残自己的生命树,人千万不要生气。生一分怨气,扣一分福气】

36、不可有仇富嫉妒心理,动了傲气就很难生谦德,有嫉妒和傲气的人是不能进步的,记住要不向人学习,要不随喜,都有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劳动利他得来的钱质量高。

37、一个人如果承受不了批评是没有福气的。在批评的这件事上是一定可以考验一个的谦德的。

38、判断一个人有福还是有祸就要看一个人是谦德还是傲慢。

39、能不能在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就看这个人是谦虚还是傲慢。一定要记住要用诚敬的心态,仰慕的方式。

40、判断一个人是谦德还是傲慢,在于在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是怒还是喜就能看出来。闻过则喜是谦德,假如闻过后又能改过叫谦中还有大谦。第二个帮助我们判断谦德的是知过后改过的快慢,改得快改得迅速说明一个人谦德更深,知过而不改谦德是欠一把的。

41、五福一个都不能少,而五福又是由谦德而来,惟谦受福。闻过则喜是谦德,闻过则怒则是傲慢。谦德的深厚由改过的速度来决定,人总是在改的过程中做逃兵。

42、改过要专注一个一个来改。有谦德的人的的确确能谦下来,知过改过修谦德。没有谦德的人口服心不服。知过看谦德,改过修谦德。改过快,生命之树开花也快。谦德修得好才能五福临门。

43、花言巧语,这个人一般没有福,我们做生意一定要先看人,盛衰在气象。“道吾善者是吾贼”说你好的人是来偷你宝的人,说你不好的人才是你的老师。意上的人是傲慢,只能让别人听你说。意下的人是谦虚,他能认真听别人讲话。通过说话可以断定一个人有没有福。

44、“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多的人会把福气漏掉,谦虚气虚意下,就是这个人很有谦德。凡是谦虚的人都可以把人身上的傲气化掉,怒气,怨气,脾气都化掉。人跟人在一起其实是两种气质在一起。看人要学会看气而不是看身体。

45、记住别人生怨恨心,你不要怨他,你越怨恨他,他的怨恨心就越大。恬淡虚无就是我们说的巍然不动,真气元气生命本来的能量就开始恢复了。故事讲:佛的能量大能把怨恨大的蛇化掉。

46、正能量、有信心、有谦德、有福的人常说我错,相反就常说别人错。记住用谦德化怨气。很多福气都在傲慢中漏掉。

47、”我错了“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念头,是一种思想,能够化解一切怨结。也要真心的说出“我错了”,多说几句。

48、人有谦德,能量是超级大的。人只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生活是那么美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生活会极其难。

49、很多人求天、求神、求佛、求菩萨,把帮人的原理去搞清楚,财神帮人“未发其福,先发其慧“贵人是给你指路的,增加灵感的。"发慧"之后浮则自实。凡是有欲望和贪心的人特别容易心浮气躁。

50、”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睡“贪心大的人精亏掉了。道家有一种修行的方法叫辟谷,少吃不吃来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我们今天总是犯困就是神亏了。精气神足,这个人能量就大,这种人不贪心不贪吃不贪睡。

51、心中事少,口中话少,腹中食少,这种人高能量生命。无欲则刚,刚就是一种正气,欲望淡薄的人容易乐,喜欢帮人,越帮人能量越高,天下最苦的人就是欲望大的人。欲望如果满足它欲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想办法把欲望降下来。欲望也叫补偿心理,其实那些东西可以不要的。把欲望降下来就能从苦海中出来,也会更有力量。

52、肆者自敛,什么都想做,贪大求全的心就是放肆的心,心要专能量越大,心思太散了,成不了事情。特别是孩子要培养他的专注,玩具不要太多,专注一两样就好,父母要不断学习跟着孩子一起成长,从散乱到专注,能量就高。特别要注意贪心和杂心。

53、“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温良就是心平气和的意思,贪心欲望降低后,人就会心安,心平气和,人要警惕心的力量被欲望和太多散乱的杂念吞噬掉,这是获得幸福和能量的基本法则。

54、学习经典和学习传统文化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

55、挑书和其他音乐什么的一定是需要挑选能增加你能量,要谨慎选择。

56、读黄光裕的信,是2010年9月3日写的,他曾经认为有钱创造美,霸道创造美,在监狱里他开始转变,认为劳动创造美,开始有了谦德,曾经那个傲慢到极致的人,有了谦德,还存在信心,依然。

第六集

57、傲气一转,生命就会发变化,比如多说“我错了”也许可以改变一段关系。记住也多从利己改成利他。从傲慢转为谦虚,从你错了转为我错了。从我求你变成我来帮你。记住把心态转变。管理生命从管理念头开始。

58、讲述梵高悲惨的一生,缺命不缺才。信心非常重要。经营产品有盛衰,经营思想没有盛衰的。

59、培养才华更要培养能量(谦德),父母在高考前有空可以带孩子读读谦德之效,修谦德,知过改过。

60、梦境不会是假的,很多时候它是由人的意念而来,而意念可变成意象,也可能会变成现实,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念头也就是意念。通过梦境我们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梦对生命的意义和感受是真实的。

61、求人求命须知求己胜求人。

62、记住睡觉的地方越小,心就会越安,睡眠也会越好,反之,睡觉的地方越大,你就很容易睡不着觉,因为你的能量太低会镇不住那个场,即便睡着也容易做噩梦,切记卧室不可太大。

63、立命在我,造命在天。天力就是自然的力量。心力就是信心。生命的力量从定中来。心一安一定,信心就上来了,安定心就叫信心。心入定之后很多事情就能办成。所以专心致志很重要。

64、助人为乐可以提升心力,多做善事,焦虑症的人求人的心很重,多去帮人也许马上就可以好,因为帮人能量大。力行善事可以提升自己的心力,特别是老年人要多去帮人。

65、要想别人开悟多去爱他。

66、阳善 阴德 。阳善是你做善事人家知道了,阴德是做好事不让人知道,福就能集下来,做好事不图回报。记住不要留名也不要扬名。还要常存帮人的心。

67、存两个念头你就有福了,第一个是我帮你,第二个是我错了。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68、一个人要人管终究没有尊严的,所以我们不要去管人,不要去训斥孩子,而是你要给孩子给身边人树立一个自我管理的生命状态。学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度。

69、心一清净它就明,心一不清净它就昏。我们不要得罪天地鬼神,天地鬼神才能喜欢你,信任你,爱护你。

70、一个傲慢的人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去的,谨记修谦德不间断。

71、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量大、福大、造化大。有敌人是对自己的伤害。

第七集

72、念头是我们的命,管理好念头就是管理好我们的命。让谦德变成每个公司每个员工的心态。经营思想比经营产品稳当、持久更有生命力。

73、天天诵读是测谦德更微深的精要。测得越深得到得就越深,用得也越深。

74、在生活方面有7个方面可以修谦德。(谦之七德)

1)敬天爱人叫谦

2)知命任命叫谦

3)知过改过叫谦

4)知恩报恩叫谦

5)敦伦尽份叫谦 我们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得角色,把角色得责任尽到。

6)认祖归宗叫谦

7)养正气化怨气叫谦

75、生命的第一衰相是从断根开始,一断根恐惧就会产生,我们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立命有根,把这点培养好了我们多了一个亲人,否则孩子爱不成,依靠不成,安心不成,就会把爱转为恨,就会多了一个敌人,一个你一生都无法甩掉的敌人。我们也要去认根,对父母祖宗不要有怨气,因为深知连根的重要性,它是生命的源泉,断根是生命开始萎缩。

76、百病从气生,怒气伤肝、恨气伤心、怨气伤脾、恼气伤肺、烦气伤肾。

77、女儿结婚之后根就在夫家,不仅不能让老公的根断了,还要给夫家生孩子,孝顺父母,让孩子也要有根,而不能太自私只想要小家庭。

78、好色的人主要是缺乏亲情,亲情如果可以续上,他的好色其实是可以断掉的。好色的人其实是很痛苦的,我们要同情他,而不是歧视他。

79、连根养根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任务,我们一定要连好自己的根。心中有父母有祖宗才能根深叶茂。《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可以告诉我们是否断根了。

80、我们的原罪是不孝。孝道是整个宇宙的伦理。所以千万要记住“孝顺”

第八集

81、对照《弟子规》,观照自己的生命树根的状态。

82、如果断根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这一代,或者父母那一带就要去连根,连根是我们现实的需要。

8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把根连上,把根养好对于我们最重要。

84、连根主要是讲孝亲敬祖。父母有过失,我们要想办法帮父母改过,这是大孝。

85、第一不孝,就是不能救父母于不义。第二不孝就是不能赡养父母。第三不孝就是无后,无后为大。

86、观父母的气象就能发现父母的脾气、怨气、怒气,看看是不是很大?

87、找事情给父母做,让有事可以做,有牵挂,他的生命之象就能兴盛不衰。

88、从传家的角度来讲,老人是朝阳,而不是夕阳。记住老人是家业兴盛的基石。

89、帮父母把气质转过来父母就会从衰象转为兴盛之象,父母越乐,就越兴盛。根就会越深,叶就能越茂。

90、看父母的好处,养感恩心;看父母的长处,养恭敬心;看父母的苦处,养慈悲心。

91、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多扬父母美名的,

92、一个人积福,代代享福。

93、连根应该放在首位,而不是有空之时,太忙的人没福。

94、为谦受福是因为根深叶茂。

95、连根还可以多看一看照片,想谁就看谁。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南塘镇中心小学

第九集

1、养正气,化怨气就是圣人。

2、企业文化就是化公司的风气,而风气就是每个员工的气质。气象盛,虽饥也乐;气象衰,虽饱也优。

3、在中国家庭暴力的比例是37.7%,三个家庭就有一个家庭有家庭暴力,家庭原本是安全的港湾,现在也不安全了。讲到企业家英语老师李阳,讲到心里有怒气、怨气、傲气、有脾气,不要去杀生,杀气大的人,生命会很惨。情绪传染比细菌传染的力度大,杀动物,动物同样会有怒气和怨气的,还有千万不要去堕胎,也是杀人。

4、家传什么?司马光讲“积金与儿孙,儿孙未必能守,积书与儿孙,儿孙未必能读,积阴德与儿孙,可谓长久之计”阴德就是家风、家训、家规。学《了凡四训》就是孝亲敬祖最好的方式。学会传家就是对祖宗对儿孙负责。

5、在《了凡四训》里面学立命之学,立命就是定目标而又能成功的学问。

6、介绍袁了凡先生的家世,生于明朝1533年,1606年去世,享年74岁,是他爸爸袁仁55岁生下,袁仁两房太太八个孩子,了凡排行老四,老年得子,深得父母喜爱,了凡14岁爸爸去世大概69岁。袁仁的道德学问深厚,浙西大儒,文献之家,藏书两万多卷,最后转交给了了凡。袁仁跟王阳明交往深厚,袁仁离开时写了两首诗,“负赘乾坤七十载,今喜飘然谢尘缘”人生是受苦的,如今离开喜乐啊,说完哈哈大笑两句就离开人世。他对生命有了更高的认识。妈妈希望了凡学医不要考取功名,时运而定。过去做老师和做大夫都可以积德的。

7、电视剧《了凡的故事》可以看一下,袁浩为袁家著了一本家训。

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看着父母的遗愿来做事就是行孝道。

9、有信心的人没有路可以走出一条路来,没有信心的人有路都会走到没路。信心尤其重要。

10、迷时千卷少,悟后半句多。多读经典,多懂读透。《弟子规》《中庸》《大学》

12、做事不成功,不要用“难易”而是要用“缘分”来讲,这样不容易把信心打掉。

13、有“缘分”的东西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凡是有缘分的东西,事先没有谋划的,碰上的。有缘分的第二个特点是做事的过程非常的轻松,不难很容易。第三是结果是皆大欢喜。缘分的东西要珍惜。

14、看孩子不要用分数去看,而是看有没有福气。

15、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命。知命有两种,没有发生以前叫先知,发生以后叫后知。人的命不是算出来的,不管先知还是后知都要知道。知道有命人就不会慌,心就能定。

16、老师在讲孟非,孟非的命也是给人知的,他的命是后知的,是发生的做成档案。

17、了凡先生被所偶遇的孔先生算得很准。

18、凡是意外来的东西都要很警惕。

19、学会认命,认命容易接受事实,不会生气有怨气,悦纳,才会澹然无求。认命也会不再胡思乱想,既然是命,不想也会来,既然是苦,到哪里也估计差不多。记住“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学会不想明天的事,不操心、不劳神、不计较”。知命之后认命,进退有命,迟速有时。认命换一个词就是随缘。

20、静坐不是屁股不动,而是心不动,就是认命、悦纳、随缘、知足。好事来了也不高兴,逆境来了也不生气。热爱生命就是热爱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无论是喜还是悲。

21、做事用“觉”,不用带功利心的“思”

第十集

1、《了凡四训》是一本增加能量的书,而且要善用,用在振兴家业上,有能量叫福气,用在哪个方向就要靠智慧,叫福慧双修。

2、了凡先生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孔先生,他告诉了凡先生人是有命的,人要认命。他35岁的时候遇见第二位贵人,叫云谷禅师,69岁,他教了凡先生,人不仅要认命,而且要把握命运,改变命运。

3、禅定是外不着相 内不动心。坐不住是精气神不足,淡然无求,不动心就能坐住,一生气一怨人能量就亏掉了,云谷禅师爱禅定,看到了凡先生拜访他时能坐三天三夜不瞑目,

4、了凡先生认命以后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精气神不亏,认命最大的好处是能量不亏。凡人无法做圣者只为妄念相缠尔。凡夫用妄念,圣人用真心。凡是我们的看法想法与事实真相相符合,这个念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不实事求是。

5、不听话的孩子是来消你业障的,应该开心才对,认命就好。妄念是妄动的,真心是不动的。记住命是天定的,不要去多想。

6、凡夫被念头控制住做不了主。把握命运从把握念头开始。圣人可以转变命运,凡夫只能接受命运,低等凡夫抗拒命运。要想转变就在自己的念头上,可以转变念头的人就是高等凡人,善念起来不好的命就能转变。念头不善,福会马上变成祸。极善极恶会把命转变。

7、佛的戒律分为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第十一集

1、立命自学是传授心想事成的生命的能力。目标一旦定下就要想办法去实现,要不会影响生命信心。

2、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命是可以转变的,念头一变,命运就变了。

3、在我们的心与念中来播种五福,念头就是命运,利他,我帮你,就是五福,所以说要多帮人,利他来播种五福。求人骗人都不可能得到五福。

4、化急脾气三个方法:1)吃饭一定不能急。2)走路一定要慢,脚跟要落地。3)说话一定要慢。心平气和的人有信心,有能量,能帮人,能爱人,能敬人。

5、人要向内求,不要向外求。信心能量亏的人特别心特别急,特别贪心。骗人,害人,自私自利的念头往往内外双失。

6、有才的人做事,有福的人做官。

7、五个方面做不了大官,

第一:没有耐心的人做不了大官。

第二个:不能容人,容不了人家的毛病就用不了人家的才气。人要把自己放低和放矮,特别是女人,千万不要太强势,要多让孩子老公救自己。也就是谦德,消傲气,真正有傲骨的人往往是谦虚的人。有容乃大,不能容人就无法当大官。

第三:以才智盖人。就是老爱批评人,显摆自己。

第四:直心直行,只顾自己说得快,不管别人感受。气量少,性子急。

第五:轻言妄谈,不要轻易评价下属或员工。

8、越是敏感多疑的人,越是恐惧不安。也是精气神不足,没有正气的人。

9、傲气的人看人家缺点。谦虚的人看人家优点。修谦德的人,不见世间过。怒气来了,道心就会退。“一念嗔恨起,百万障门开。”功德会全部烧掉。“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只要看人过失,你就是错的,这些都是修行的秘法,切记!

10、傲气和怒气是相连的。怒气来了,怨气、脾气、恨气、恼气一切都会跟上了。心肝脾肺肾就会跟着受损。“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爱和和气为同一物,人有和气,有正气,有能量,就能爱人帮人尊敬人。忍是残忍的忍,残忍的人身上杀气就会太重,正气就会不足。

11、要想生个好孩子,人一定要慈悲,吃众生肉会断慈悲心。

12、凡是爱面子的人精气神也会亏,人自己要有底气,不要受外界影响。人底气不足,做善事都会纠结。

13、多言耗气,“吉人之词寡,躁人之辞多。”多言急火容易口干,有话慢慢说,好好说。讲话不要有功利心,随缘。

14、想生育可以看看《寿康宝鉴》,妈妈怀孕时的气质会决定孩子的气质。

第十二集

1、多言伤气

2、喜饮铄金(喝酒喝得多)不利于生育。心烦意乱的人爱喝酒,人都到了忧愁,那正气就不足了,也不利于生孩子,喝酒多精气神亏。

3、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4、好彻夜长坐,不能熬夜,早睡早起。

5、要敢于吃亏,为儿孙积福报。一个人发财基本上看命的。做生意的人,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别人,为别人着想。有心念的人才能发财,要帮人多过求人,念念帮人才能发财。每天睡之前反省自己这一天善念多不多?

6、百世之德,想到孔子。连根养根积百世之德。记住人是可以改变,命是可以改变的,命改变就是要改变念头,生命其实就是念头,生命其实就是底片,一换念头生命就会改变。努力改变,我们就在了凡成圣得路上。

7、如何改变念头:

1)务要积德,连根可以写信,写下他们的功劳寄给父母长辈。

2)务要包荒(包容)自信的人,谦虚的人能包容人家的缺点,真正的包容是改自己的过,不是给别人的过。容易生气的人是能量太低了,有能量的人才可能表扬人,没有信心的人容易动气,怒气傲气一起上来。“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人家的过错不去看,专改自己的过错,这叫包容。

3)务要和爱。如果搞不懂爱就会用爱去伤人。能让人提正气,能让人提信心的才叫爱。多表扬是爱。谨慎用批评。改自己的过失就叫爱,多说“我错了”。看别人的优点就是爱。王凤仪先生说“找人好处,认己不是”

4)务要惜精神。养精气神 ,精气神漏掉注意这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五成刚好,晚餐可以不吃)、二是男女之事(得注意会把能量亏掉)、三是思虑太重会伤神很严重,要相信,要有信心,不要疑心重,胡思乱想会送命。

8、义理之身是高能量之身经常帮人;血肉之身就是情欲之身。起心动念,为善不作恶。

第十三集

1、生命的法则是四个字“心想事成”

2、后悔是最伤能量的。要忏悔,不要后悔。忏悔是不会再做了。

3、读完《易经》你如果能积善,说明你读懂了,家业也能振兴,如果读了《易经》只知道算命,而家业没有改变,会把自己的寿命给损掉。读懂《易经》就在振兴家业。

4、老子说“信不足,有不信”怀疑的人不是那个东西被怀疑了,而是自身没有信心了。“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没有信一起都失去了。“汝信得及否?“

5、立命九法:

【1】深信真理。起心动念,念头要谨慎,不要随便动念头,念头不能随便动。”拜而受教“就是真信。

【2】发露忏悔。发露就是坦白。”弥天之恶,一悔就消“人生最难的就是发现自己的错误。看到自己的过失而不能改过。心平静的人才有反省的能力。我们最容易犯的几种过失:

一是:心神昏塞。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只会找别人毛病。心神昏沉的人看世界就是假的。心神明亮的人是有反省的能力的,不看人过失的。记忆力不好的人先提信心。

二是:无事而藏烦恼。

三是:见君子而赧然消沮,赧然是难为情的意思,消沮是讨厌的意思。此种人必是小人。不要偷偷摸摸做事情,是很伤能量的。能量一衰,气象就会衰。

四是:闻正论而乐。能量低的人是读不懂经典的,因为经典是高能量的东西,能量低的人很难心想事成,能量低的人虽读不懂经典,但是可以天天诵读,提升能量,直到与高能量的经典匹配,方能读懂。

五是:施惠而反人怨。”宁愿跟苏州人吵架,也不愿跟宁波人说话“,要注意语气,气质很重要。傲气,怨气,怒气一定要想办法化掉。

六是:或夜梦颠倒。价值观,是非等颠倒,得承受倒悬之苦。

七是:妄言失志,不要轻易定目标,定了就要去实现。

【3】书符发愿。一沉不起,万缘放下。

十四集

1、了凡引用孟子来确保自己不动心,生命质量得高低直接关乎生命品质的吉凶祸福,了解心才能了解生命,心如何不动,如何安定下来,如何有信心,如何欢喜才能有力量,这是我们要关心的,孔子讲,人生的意义就是闻道,生命之道,生死之道。

2、闻道要早,不要等,把生死看清楚,生命就解脱了,心就安了,人就乐了也自在了。

3、人走的时候应该比来的时候心灵要高尚一点。把身体当我的人就是贪生怕死,要把心灵当自己,灵魂是不灭的。对身体害怕,对身体外的得失会更害怕,把身放心,心就会定下来。

4、讲深了心灵还不是自己,心灵上还有一样东西就是本心,本善心是我们,心本来无善无恶。性相近,习相远,因为习相远,灵魂各有不同,有善有恶。灵魂又变成生命,本性里面无善无恶,一习染有善有恶,一到人生有苦有乐。把生命,身体,得失,贵贱看清楚,心就能不动了,心不动就可以安心,用这种心来立命就能心想事成,因为心力没有耗损。

【4】修身一俟

老师讲述爬云南的鸡足山的经历,在没有缆车又不敢骑马的状况下,五个小时到达山顶,出现高反,克服各种障碍,最终征服了这座山,征服了自己。定了目标之后,需要把各种障碍去掉,才能心想事成,才能显现生命的力量。改过之后的变化,心神恬旷,智慧顿开等。心神恬旷,心灵有光芒是灵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中没有杂七杂八的事,轻松和放松,自在幸福,无论好事和坏事都放心,没事的时候才叫恬旷,《黄帝内经》里面的恬淡虚无就是这种状态。心如果挂碍太多,想的太多,就会把能量都给想完,如果不想知足了随缘了,就会心神恬旷。心不想了就能安静下来,安静下来了人就能开慧了。跟人通跟事通之前要跟圣人通,多读圣贤书,多读经典。人生可以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生命的导师,去亲近修行的出家人,他们是有智慧的,能帮你度难关。今天的苦是在帮你消昨天的孽。我们对苦和祸要生欢喜心,它们是来帮你消业障的。吃苦才能了苦。所以遇见苦一定不能生怨,否则你的孽障又来了,只有生欢喜心才能消你的业障。只有改生命力量才能提升,福气才能提升。正气不足,邪气就会上来,要警惕。王阳明是在梦中开悟的。去故宫不要随便去坐龙椅,会损福报。俟是等待的意思,顺其自然不要急于求成,改过能提信心,不能改过损自信,天下事有因有果,要有耐心。修不急,先修吃饭慢,说话要慢,走路慢。一个人心有怨气,恐惧,就会把能量亏掉,无法心想事成。

记住定了目标功夫要下在去掉障碍和过失上。今欲祸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5】持准提咒

守住目标,等于摒除杂念。除了目标之外的念头都叫杂念。去除杂念的方法是持准提咒,咒是一种声音,声音是有能量的高低,有些声音能量高,听到心就能静下来,有些声音能量低,听到会心浮气躁。对于咒语我们并不陌生,咒语里面能量最大的叫准提咒,准提是梵语,是清净之意。就是清净咒之意。“南无飒哆喃(nā mó sà duō nán),三藐三菩陀(sān miǎo sān pú tuó),俱胝喃(jù zhī nán),怛侄他(dá zhí tuō),唵,折戾主戾(ōng, zhé lì zhǔ lì),准提娑婆诃(zhǔn tí suō pó hē)。”当你心烦气躁不能静下来的时候念它。以意念来导气,心定下来,气就不会乱了。也可以念“阿弥陀佛”无量光的意思。要想无杂念,就要提正念。念头跟生命能量是相辅相成的,管住念头就是管住生命能量。嘴巴念阿弥陀佛,耳朵听到这四个字。字字分明,要清清楚楚,不要走神。念多少声,无计无数,多念几次,有时间就念,越多越好,能量会更好。念头的连续普就是我们的命运。一定要让自己的每个念头都有能量。念30分钟能不中断,没有夹杂其它念头,就说明心很定了,了凡先生可以念三天三夜。如果坚持不下去就说明心力很弱,那就坚持念提升能量。于持中不持,与不持中持。

【6】正名养德

给自己取一个有能量的名字,立命之后换名,名则命也。姓 名 字 号

十五集

继续正名养德

1、名字一定要恰如其分,要取好,要善用,”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凭直觉和自己的志向就能起一个有能量的名字。名大实小,我们的命就亏掉了。名字取不好,孩子也会难养,大人会承受不住。老师姓俞,智宏是父母取,感觉过大,承受不了,于是自己改智然(没干糊涂事之意)。了凡之前的名是“学海”

2、人一生之中要不在积福,要不在享福,要不在损福。

3、生气会让一个人能量极低,生气会漏一个人的气,千万不能生气,吃亏往往是福,要乐。除了做善事积阴德,阴德还在被误会,毁谤中积下来的。所以吃亏要乐,为子孙积德。

4、有时间要诵读《了凡四训》,把念头提起来变成念力。读经典,让心田种满善果。

所以名字是提升我们心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要善用、巧用、会用。

【7】反省精进

1、立命要一个个立,一年立一个命,要具体,不要抽象。改过也是一个个改。

2、了凡先生怎们反省的?做善事之前把八方看清楚,确保动机纯正,从做善事的动机上来反省。其次从言行上来反省,比如翘二郎腿是傲慢,得赶紧改。还有吃饭,说话,走路要慢,要反省。常说我帮你,我错了,这些,最难反省的是动机,其次改好言行。了凡先生“见善而行之不勇”,有善心但是没有勇气去做,那是念力不强。比如鞠躬。“或救人而心存自疑”要做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对真理有信心,慢慢的对自己就会更有信心了。”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嘴巴上不肯吃亏,吃亏就要跟人辩解,就不应该了。要像丁敬宇一样”受侮不答,闻谤不辩“我们做的善就深了。所以口上容易漏福,需警惕。不要得理不饶人。讲道不讲理,讲理气死你。”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清醒的时候不会做错事,喝醉酒呢就保不住了。多少糊涂事在酒后干。加强正念的训练,尽量不要在酒后做错事。”以功折过,日常虚度“每天要算账,看看自己善事做多还是做恶多。过失和善事一定要分清楚,善事一定要多做,过失少犯。帮人的时候如果可以毕恭毕敬那功劳可以记下,但是往往帮人的时候又是发脾气多,那就兑掉了,白干,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管住自己的傲气,怒气,怨气,和脾气。

【8】回小向大

回向,就是做善事有功,你是自己留着享用呢,还是把它送给你最喜欢的,最想送的人呢。功劳和福气都是可以送出去的。把一个人享的福变成大家家人享福就是回小向大,这是一种智慧,心量大的人福气会更大。像曾国藩,窦燕山都是这样的人。把福气给人家可以,但是不能替人家立命。了凡先生请了两位有能量的高僧来做诵经回向,借助别人的力量。三个方法养正能量,一是助人为乐。二是常读经典,用正念提正能量。三是用准提咒。念”阿弥陀佛,为人民服务,”等,心力提升,想什么才能有什么。

【9】记功过格

事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善事,犯了哪些错误,也是反省的过程,最好动员家人和员工一起记。在明朝广泛使用。了凡先生做善事举了两个例子:“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我错了”是一个念,不是一句话,记住多说。

在岗位上做善事是真善,离开岗位去做善事就未必真善,就好比夫妻感情不好,你跑出去行善,这样其实不对的,是一个道理。先把夫妻感情处理好那才是大善,比出去做义工更善。要懂得自己的位置,先把自己做好。要做真切的心来做善事,否则白做。做善事的心会决定得福报的大小。心真切是得福报得关键。做善事不要想着回报,这个心就叫真,图回报就是假。这个是标准。从事上善要提升到心上善,那才是真善。“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

第十六集

1、做善事有事上善和有心上善,做善事有福气有功德。心上善往往会比事上善福气更大,善心真切,一行可当万善,所以我们行善动机一定要谨慎。未发其福,先发其慧,只要接触到了《了凡四训》就能受益。了凡无论是自己有工资还是有福德,他都会回向给别人,只要是实在的,有能量的,他都会回向。他把工资供养和尚,因为和尚是修心,提高心性的。一个人心性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人的贫穷。

2、一般对自己丧失信心的人才会去算命。人一般都不要去算命或者给人算命,容易折寿。

六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法则:

一、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就是动帮人的心,在高名厚利面前,能够认清生命的真相,把握生命法则,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二、即时当顺利,常作佛逆想。

做事顺利本身就是福气,如果不顺利就要即时行善,要保持长久的顺利,就要常作佛逆想。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念念这一句,并提醒自己哪有十全十美的呀,什么都得意,哪里会有这么大的福报。要想求顺,你得忍受不顺。

三、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这是讲做生意发财的人富裕了,为保长久富裕要惜福。勤可以致富,俭可以保持不败。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也是可以维持家的可持续发展。花未全开月未圆,不仅是曾国藩追求的一种境界,也可以变成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事上花开,心上花不要开就能可持续发展了。

四、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怎样保持相爱可持续发展,常作恐惧想。当我们被爱时我们要谨慎,要警惕,要恐惧,要心怀感恩就可以持续发展,切记不可傲慢,心态决定命运。朋友之间也是,越是熟悉的,对你要求其实是越高的,我们时刻要保留一个恭敬心,不能有疏忽,否则无法持续发展。

五、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就是要有恭敬心的意思。钱学森家族到今日都还很旺盛,他们特别注重家训的传承。”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本,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根。“养正气,养元气,气上来了,家业就很难衰下去。”利在天下必谋,利在一人不谋。“恭敬心生发,为谦受福,做个谦德深厚的人,以此来养正气元气。助人为乐,往往能养一个人的正气,正气深厚的家庭一定是一个长久不衰的大家族。

六: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学问越深厚,人应该越谦虚。古人常说“学问深时意气平”大学问家总是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没有傲气、怒气和脾气的。能发现自己过失的叫智慧,常发现别人过失的叫傲慢。“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

这六种归根到底都是在说修谦德之事。唯有谦才能长久得到五福。

了凡先生接下来告诉儿子如何让家族兴盛的成功法则:“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著名的了凡六思,前面是六想,如果能做到就在了凡成圣的路上了。天下的孝子都在帮父母改过之中修成的。帮父母改过的才叫孝子。能够帮父母把脾气、傲气、怒气、怨气化掉的才叫孝顺。帮父母改过和帮父母治病是一样的。积福传家是生命的第一道义。建功立业之后就要有利他思想。常讲”我帮你,我错了“。多读《了凡四训》最后能够做到读熟、用熟、讲熟。定目标或立命时要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得意和失意的时候都不要定。

第十七集

1、生命的三宝:有根、有命、有气。生命是个气球需要不断充气。

2、英雄是征服天下,圣人是征服自己。征服自己就是知过改过。王阳明说: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

3、利他精神尤其重要,从“你错了”到“我错了”虽然念头变了,但是后者却在成圣的路上了,用在企业当中亦是如此。把“我帮你”的念头时时提起,时时用好,处处用好,那么我们又岂是只在赚钱,而是在修炼的途中,提升了我们的生命品质。工作不单是赚钱,其中的成就感,荣誉感、信任感、价值感都是生命的能量。工作是提升能量为本,了凡成圣为本,它应该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核心,钱应该是顺带的,是工作的附属品。离开工作,这种生命能量很难得到,在工作中修炼很重要。人以气为本,所以提高正气非常重要了,盛衰、吉凶、祸福都在气之中。观气象知兴衰。观老人气象知儿孙的兴衰。祖宗有德,儿孙有福。企业管理其实是一个生命的管理。

4、一个家庭的兴衰看老人和女人,老人是根,女人是水。

5、吉凶祸福在念头上,管理念头就是管理我们的命。

6、人一生气就会堵你的气,气就会不通,捏住鼻子去体会“过于后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气薄三种生命衰象就出现。第一是不舒服,第二就是恐惧,第三就是怨恨。利他就会通,利己就会堵上,所以利己的人气薄,利他的人气越来越厚,助人为乐,乐就是正能量。有能量就能有信心,能助人、爱人,高能量生命就有通天下的能力。

7、这个人只要有利他之心,这个人就是有福之人。气质和念头是判断一个人生命高和低的两种标准。

8、至诚合天,合天是实事求是,善念有福,不善念有祸,人在志诚的善念下就能看到,就能承认。一念不生之谓诚。如果有偏心则我们就不诚,有偏心的人判断人好和坏是不客观的。

9、未论行善,先行改过,先把自己的过失改了,再去行善,要有先后。不把傲慢去掉,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福,施惠而反怨,傲气会造成对立,一定是先把傲气拿掉。

10、改过要用三种心态,存三心,行三法。第一要发耻心,看人过失会生骄傲心,看到自己犯错就难为情了,发耻心就是知过的心,人不能知过,哪能改过。人总是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所以这点很难改过。方法可以是找标杆和榜样去对比发现自己的过失。历史经典要常读,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要时时对照,跟昨天对照,跟圣人对照。“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尘情是欲望,情欲太重。贪吃,贪名,贪喝酒贪睡觉,都是欲望太重。人的欲望太大,正气也会不足,无欲则刚,欲则不刚。欲望太大能量也会很低,欲望有求的心。只有把欲望降下来,人才有正气,有福气,有信心。就能去帮人。欲望大的人一般都很自私,只想着自己不想着别人更不会顾家人。你就是欲望的奴隶。第二要发畏心。对于过失我们要生恐惧心,不怕犯错误,容易犯错误的心理很容易造成过失。对鬼神也要生敬畏之心。第三要发勇心。不能承认自己的过失就会变成心理压力,要有认错的勇气。改过还要快,要不来不及,生命是脆弱的。

第十八集

1、立命其实是立念头,以前是等着别人帮,现在是“我帮你”,以前是“你错了”现在是“我错了”

2、改过不仅要改,而且要快,否则对儿孙的影响也是很大,秦桧就是一个例子。

3、人有福没有智慧,那么福很容易变成祸。有才也是没有用的,福和智慧都是高于才的。人在改过之后能量就能上去。修身其实就是知过改过。

4、情绪就是生命能量的情绪表。霍金森把生命能量分成两大类,分17个等级,200分的地方是个分界点。175分是骄傲自大(负能量之中的高能量,还是有能量的,之后150分是愤怒仇恨(低能量);125分是欲望(求人能量更低);100分恐惧焦虑(恐惧的人比较自私,比较自我,能量低);悲观75分(放弃,能量低);50分冷漠绝望(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心灰意冷);30分后悔的人(人不可以自责,容易抑郁,能量低。要保持欢喜心);20分羞愧(易自杀)。200分有信心有勇气肯定(有能量,所以大人对孩子不要担心要有信心,孩子的能量就能上来);250分淡定(很安定,特别是逆境种中他还能淡定);310分主动(能量高的人)知恩图报的人总是积极主动。只要认为“应该的”就是没有知恩心。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都从感恩心变现的;350分叫宽容(不看别人过失,只看自己过失的人能量大);400分是明智(知行合一的人);500分是仁爱(只帮人不图回报,但不表示没有回报,有没有回报是因果,要不要回报是一个人的境界,它已经到了一个圣人的境界了);540分清净喜悦;600分平和;700分觉悟(阿凡达,像佛的境界),这里说明能量是有高低的,人生的意义应该是不断提升能量的,在改过中提升能量,要即时,要有勇气,勇猛。失败的人更需要激励。多得之后要建立一种思想,多得多恩,福慧双修。

5、强迫症的人都是敏感多疑的。能量不足底气不够。

6、生命体分三种生命状态,第一类:冰(冷酷无情,自私自利,能量极低)。第二类:水(做买卖的人,有来有往)。第三类:气(只做好事,不图回报,能量高)

7、先注重品德的培养,再是技能的培养。

8、事上改(不杀生,不生怒气,记住一生气清净心就会被破坏,修佛的人最终是要修忍辱心,就是不能生气。不生气不是忍着不发的,以后一生气嘴巴就跟着说”我错了“杀了自己的清净心,说出来就会把怨气和怒气化掉)。

第十九集

1、前面所讲,”改过、持咒、念经“就能把我们的能量提高,无论你再忧伤还是烦恼,用这些方法当下就能把气质改正。

2、改过三法:”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事上改有用但不究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重要的是理上改,现在学习理上改,理上改其实就是制度上改,未必能执行,所以心上要通,道理就明了,就能通了。

3、我们的怨气很多都是从食物中来,尽量避免杀生,尽量避免吃,杀生容易变成精气神的大敌。强迫症患者可以试试放生,提升正气,我们平常也是,多去放生,乌龟、鱼......吃众生肉,断慈悲心,慈悲心一断五福俱损。

4、想吃荤可以在它们身上或者我们脑海里贴上”尸体"你就会少吃或不吃了。讲了理上改要认清杀生对精气神的破坏。

5、不要生气。我们往往在看人过失的时候容易生气,而人又在傲气的时候容易看人过失,傲气和怒气是两兄弟,傲气起来,怒气一般会跟着来。反问自己,人有毛病应该是同情才对,怎们能怨恨他呢?这是我们自己的错,人应该要有同情心,没有同情心还怨人,错的往往也是自己。这个时候如果能认识到“我错了”怒气瞬间可以化掉。一个人如果本身怒气和怨气太大了他就特别容易看着别人不顺眼,接着就是批评和责怪。人要发脾气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心中已经有了不满的情绪。第二是找理由。第三对方对自己构成不了威胁。如果用上“我错了”就能化掉怨气。

6、修兰心理医生在夏威夷精神病医院帮人做心理辅导治疗他们。他先从病例了解病人,对着病人说“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来做治疗。《零极限》可以读读。

7、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8、人家对我们的毁谤伤害都是用来磨练我们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是修炼我的忍耐心,恭敬心的。记住一切不好的境界和经历都是用来磨练你的,欢然受赐,你还生气吗?

9、人家毁谤你,伤害你,你不生气,就像人拿火把烧天空终将自熄,“举火焚空,终将自熄”,假如我们的心像虚空一样,什么样的毁谤都不能伤害你。当遇到不好的情境惹你生气时,你的一个念头要跟着上来,“生气就是损福气,打死都不能生气,要不我能量得亏了“。“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做茧,自取缠绵”“怒不为无益”所以说人生发怒一点好处都没有,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有害,怨恨恼怒烦五种气上来,心肝脾肺肾就会受到伤害。怒还会加剧冲突,没有半分好处甚至良知都有可能破坏,更没有智慧。反过来你的智慧也会在不生气中显现出来的。

10、夫妻之间的吵架,你能够不怨她,而且还能心平气和,她对你是有功的,修炼你的度量,假如你发脾气了生气了,她就有过,她让你发脾气了,损她福气了,她有功还是有过不取决她本身,取决你的反应,你能够心平气和,她就是修炼你的,她有功的,你如果生气了,她伤害你,她就有过,所以一个善良的丈夫需要帮老婆积德,怎么积德,就是不要生气,她就是积德了。当然你也积德了,善相劝,德皆建。

第二十集

1、很多过失都是由念头变现的,哪怕做梦都是由潜意识来的。过是由心生开始的,万法唯心生,萌乎心而动之四体,很多念头是意识不到的,粗的,需要极其安静的时候才能被发现,这个时候就是要修禅定了,这样可以看到内心的世界。记住念头是我们的命,我们动什么念头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没有念头就没有过失,没有念头就叫常寂莫,混沌的状态。

2、我们要改过的东西太多了,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等等。好色对生命,对福气摧残的力度是最大的,一沾上,花就谢了,所以好色损福是最大的,对一个人的生命能量会消耗殆尽,对祖宗为你积下的福报也会用光,甚至祸害儿孙。好名易戴假面具,不真实。烦恼是不能一个人藏着的,分享出去,烦恼和痛苦都会减半或消失。好货就是贪心。好怒就是脾气大,它由不安引起,一个人如果安全感十足,他就会没有傲气更没有脾气,所以不安了怒气和傲气会相应而生。这四个一个个改太难了,有个方法可以一网打尽。所谓“太阳当空,魍魉潜消。”一心为善,正念当前,善念提起,邪念就会下去的。用善念和正念去占领它,时时念念都是“我错了,我帮你”,那些自私和邪念就无处落脚。记住不要去想去恶念,只要想着用真切去提善念和正念。既不是善念,也不是恶念,那就是清净念,不是五福也不是五祸,那就是极乐世界,净念是永恒的。清福是大福。

3、先从心上改,再从事上改。三种人易犯错,第一种是是非不明的人易犯错。第二种是知道对错但是意识不强也易犯错。第三种是意志不坚强的人易犯错。人真的能意识到我错了,那么他就很难犯错。才动即觉,觉之即无,念头消失了,过失就会消失。

4、假如不能做到当下清净,我们就去读经典,但是要常读才能显现帮到你。和书友一起熏修也可以。

5、假如没时间去上课也不能从心上改,那就直接从理上改,可以避灾,但是很难改过,是不圆满。

6、心上改和事上改结合效果更好。把《了凡四训》读熟,每天至少一遍,实在没空时就读一下里面的《谦德之效》,确保我们心上有一面明亮的镜子,占领着我们的正念,让其他的邪念进不来,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去解决,而是去读读《了凡四训》,它能指引我们前行。多读《了凡四训》也可以让我们在心上改更得力,在理上改能相通。

7、一心忏悔,昼夜不懈,专心要一个个改,不要一筐一筐改。

8、人看不到自己的过失,智慧之光就会暗淡,智慧之光暗淡,傲气和怒气很容易上来。时时发现过失的人总是很谦虚。

9、人普遍存在的几种过失,上面已讲,归纳起来就是”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忘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这些情况都是我们身上有毛病的一些显现,影响着我们的气质,影响我们的念头,也就是影响我们心想事成的生命境界。福祸吉凶都是在气质上来区分的,都是在念头上来变现的,这些过失要改掉,还要用奋发勇于改过之心来改。”舍旧图新,幸勿自误(不要自己耽误自己之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过来提高心性,改过之后来享受生命的五福。

10、我们要把哲学,把正念经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

11、谦德之效,立命之法,改过之心 已经讲完,这是《了凡四训》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经验和方法。之后的积善之方智然老师交给我们自学,一是因为这部分不难。第二个就是积善之方有八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半有满,有难有易,有大有小。这个不是靠讲和听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做,做的时候才有体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