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里的诗很有特点:李商隐《落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评析?
前言
李商隐年轻时入令狐楚门下学习骈文,在屡试不中的情况下,借令狐家族的影响终于在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令狐楚病逝,同年李商隐受邀去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手下作了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非常欣赏,并将女儿嫁给了他。这个王茂元与李德裕交情很好,被认为“李党”的重要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却属于“牛党”。
李党得势的时候,李商隐非常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得到赏识晋升,就因为母亲去世而回乡守孝。三年守孝结束以后,政治形式开始变化,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支持李德裕的唐武宗(灭佛的那个皇帝)去世,唐宣宗李忱即位,李党迅速被排挤出政治中心。
据说李商隐这首《落花》诗正是在这个时期写成,因此可以理解其中流露出的幽恨怨愤之情。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老街之所以说有特点,是因为李商隐这首诗是比较有名的拗体五律,有3处出句句式不是正格,后面会详细说道。
一、 《落花》起句奇绝 结亦双关
这首诗的起句受到了众多诗评家的夸赞:
《落花》起句奇绝,通篇无实语,与《蝉》同,结亦奇。吴乔《围炉诗话》
......
宋弼云:好起结,非人所及。纪昀:起句亦非人意中所无,但不免放在中间。后面写寂莫之景耳。得神在倒跌而入。 纪昀《玉溪生诗说》:
前两句是倒序之法,在小园春花乱飞之中,我在高阁之上看着朋友离我而去。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人去楼空,参差的落花渐渐铺满了曲折的小径,远远的,是将要消失的夕阳斜晖。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因为怜惜美好的时光,不肯匆匆扫去带有春天气息的落花。花已落,春已去,但是我依然望眼欲穿,希望时光能够倒流。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这首诗的结句也被人称赞,“芳心紧承五六,是进一步法”。“结亦双关。杨守智曰:一结无限深情 ”。虽然我未忍扫、仍欲归,但是又什么办法呢?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留下的仅仅是几瓣沾衣之香而已。寂莫失落之意,尽在结尾两句。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芳心是爱花之心,也是落花之心,看着春天一步步离去,人花俱损,沾衣的是泪水还是落花之雨呢?杜甫有句云“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陆游化用为:飞红万点愁如海。都是落花的佳句。
这首诗除了第1句,句句离不开花。不过只是第二句有一个“花”字,其他都把“花”字省略了。
二、《落花》两种拗体句简析
《落花》这首诗的句式比较罕见,四句出句有三句不是正格,其中1、5句是拗体救拗,第7句是变格。
1、平平仄仄平的拗体
高阁客竟去:平仄仄仄仄 注:阁,入声字。
肠断未忍扫:平仄仄仄仄
第1句和第5句都是相同的拗句,原句式是:中仄平平仄,第3、4都是平声,在《落花》中变成了:中仄仄仄仄。
救拗的方式是对句救拗,原先的对句句式:平平中仄平,其中第三个字原先是平仄不拘的,如果救拗,就必须是平声,平平平仄平,因为2、3字连续平声,所以第一个字平仄不拘,可以是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也是孤平自救的句式,如果出句也是拗体(例如这首落花),就是一句双救 。
救拗的结果如下
小园花乱飞:仄平平仄平
眼穿仍欲归:仄平平仄平
2、平平平仄仄的变格
芳心向春尽,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变格,这种变格在唐朝近体诗中比比皆是,不被认为是拗体,不存在救拗,对句不变,还是中仄仄平平。
芳心向春尽:平平仄平仄
所得是沾衣:中仄仄平平 注:得,是入声字。
结束语
这首《落花》除了用拗句以外,其他对仗、黏连、押韵都没有问题。
李商隐在政坛的遭遇有点像苏轼,左右不逢源。不过苏轼是新旧两党极力拉拢不得才对其进行排斥的。李商隐没有那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两边讨好而不成,陷入了尴尬境地。
这首诗是伤心人借落花吐露自己的心声。作为读书人,李商隐一直踌躇满志,甚至自比于王祥,认为自己也有“登上三公之位”才能。在当年为表达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时,李商隐写过一首《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最终有佩刀的是令狐楚之子令狐陶,而不是李商隐。大中十三年,一生沉沦下寮的李商隐在家乡病故,留下了《锦瑟》、《无题》等华丽诗篇让我们猜来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