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逍遥游》—小大之辩

      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

注释:

(22)蜩(tiáo):蝉。学鸠:一种小灰雀,这里泛指小鸟。

(23)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

(24)抢(qi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25) 控:投下,落下来。

(26) 奚以:何以。之:去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27) 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28)飡(cn):同餐。反:返回。

(29)犹:还。果然:饱的样子。

(30)宿:这里指一夜。

(31)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

译文:

    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感悟:

      人类就像这两只寒蝉与灰雀一样,骄傲易满,得到点有限的知识、技能,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可以自立于世,无需接触那孕育生命的未知与无限,这样的自信满满、固执己见让心灵逐渐僵化、萎缩,失去了对生命发自内心的喜悦、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热情与创造力;庄子在此阐述了寒蝉与灰雀的无知,同时也在告诫我们,不要以有限的认知去看待客观存在的、拥有无限可能的事物,想要与世间万物相容,就不能抱有任何琐碎的认知、成见,自然界的生物,不论大小,都遵循着同样的自然之道,若大鹏不自贵于小雀,小雀无卑、羡于大鹏,二者虽存在个体差异,却能享有同样的逍遥、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
    抱朴斋阅读 4,210评论 0 12
  •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千里飘蓬阅读 8,417评论 0 6
  • 这一周开始看本月的第二本书《医生的精进》,书中第一部分讲述了手卫生、战地医疗的进步史,了解到每一项医学上的小小进步...
    飞翔小石头阅读 793评论 0 1
  • I was really shocked to see this ridiculous stories in th...
    小朋友966阅读 536评论 0 0
  • 盒子里放了一只钟 当它被送给愤怒 啪,碎了 指针依然在走 指着 一条红色的鱼
    李野航阅读 1,475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