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后感
培训刚开始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先生》,其实从毕业后就再也没有静下来看本书了,那就把这本书当做工作的开端吧。翻开书本,有些话语确实晦涩难懂,但是大致的意思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本书分别介绍了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等十位民国先生。时隔多年,我们再来看当时的学者,这一类人沉浸于教学和学术之中,欲栽大树柱长天,著书立说留后世。他们善于思考,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说出背后的一些知识,让人听了肃然起敬。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蔡元培先生了。当时他正在法国巴黎一边学习,一边打杂工挣学费生活费,据蔡元培回忆说,那时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最感充实的时光。但收到国民教育部长范源濂的急电,毅然决然回到国内,由此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具成就也最为世人所景仰的辉煌历程。蔡元培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北京大学校长,更重要的是源于他对教育事业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识。他认为,大学能够培养出国家的精英人才,中国如果有一批杰出的尖端人才,中国就有希望,中国才能走向富强。他也通过世界观教育,让国人对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后来,抱着整顿、改革北大的宗旨和决心的蔡元培先生的一系列的改革,确实取得伟大成就。实践证明,没有蔡元培,就没有新北大。
他身上的很多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首先谈谈蔡元培先生的读书生涯: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在人的一生中,真正接受系统教育的时间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时间的学习成长仍需要抓紧碎片化时间来完成。爱好读书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对待生活及自我的健康态度,而读书所培养出气度及内涵更会成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蔡元培先生,可谓好读书的典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杜威的高度评价让我震惊不已:“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牛顿、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这句话是对蔡元培最贴切的最高的评价了。在中国处于民族危难的时候,他引领着北大学子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向救亡图存的道路,成为当时乃至现在教育学术界的风向标。作为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以巨大的勇气领导和组织了对封建主义教育的全面扫荡。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体育亦包含其中,表达了他的完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思想。蔡元培鼓励人们倾听,鼓励人们发言。不同想法可以切磋,也可以争论,但不会被压制,更不会被禁止。要坚持真理,我们就必须接受并欣赏思想的多元 。对挑战我们思想的人,我们应该欢迎他们到我们中间来,听取他们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能够敏锐地去理解,但不急于作出评判。伟大的大学不仅坚持真理,而且追求卓越。
蔡先生曾对学生提出殷切希望: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这是他认为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我想这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做教师的必备条件
新时代的教师要有狮子样的体力。蔡元培先生说,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事业。我们也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教书育人看起来不难,但实则既要消耗脑力也也要消耗体力。教育的一个重要传递体现为言传以外的身教,对于教师而言,其个人所展现出来的健康、积极、阳光、乐观等品质和精神,对学生也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在感佩“带病工作”这一精神的同时,不再作过高的宣扬。这不仅在于教师的权益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保护,也在于,教师的健康也日渐成为学校管理者关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有足够的闲暇来调试自我,而不只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就教师自身而言,也应当珍重自己的健康,不管是对于家庭生活还是对于工作单位,像狮子一样健硕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采撷更多的智慧,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创造更多的可能。
新时代的教师要有猴子样的敏捷。不少人总羡慕教师工作,除了看得见的寒暑假、双休日等,还有就是认为教师工作“就是和孩子打打交道”。殊不知,时代不在,社会在变,教育的环境也在变。与此同时,教育的对象——学生也处在变化发展之中。纵然好的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经验作为积淀,但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不再是用旧经验就可以解决新问题的,穿新鞋走老路行不通,新瓶装旧酒也行不通。在与教育的相关都在变化的同时,教育的新理论、新观点也层出不穷。要想更好地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我们需要对于这些理论和观点有所甄别和选择,这就需要有灵活的反应能力,要做到像猴子一样敏捷,才能在确保时效性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对于教育的“新鲜感”,做到去伪存真,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东西,更好地指导实践、助力成长。教育虽然主要是和孩子打交道,但也涉及家庭以及社会的关注,因此,在面对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时,也要能够做到敏捷处理,并从中提炼成长的有益因子,将其作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机。面对新的变化,要主要思考其与教育的关联性,确保自己能够一直紧跟发展,在思想与行动上都能够“跟得上趟”,而不“掉队”。
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教育智慧的生成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需要有实实在在的铺垫和积累。练就敏捷的“身手”,需要综合外因和内因,在用好外部有利条件的同时,自身要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以“我要”的劲头去积累、提炼、总结、反思,以一颗执著心去修炼一颗对于教育的敏感心,在执着的敏感中,会不由自主的挖潜教育的内在,建立事物与教育相关的联系。有了这样的执着和敏感,对于破解所谓的“职业倦怠”同样大有裨益——一直处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总能发现新的问题和方法,又怎么会有倦怠之感呢?
新时代的教育要有骆驼样的精神。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序言里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正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其“重要他人”之一,所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爱岗敬业被专门列了出来,其实就是叶老所说的“肯负责”。虽说,科学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是从实际来看,学生对于教师虽然没有呈现出“言听计从”的状态,但很大程度上,学生往往非常珍视老师的言语。有些不经意的语言或者举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也正是因为教师的这一特殊地位,使得我们必须要负责任作为工作的底线。要真正把促进学生成长,推动教育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这样才能确保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选择的教育事业上来。因为教育工作并不是理想中的一帆风顺,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还需要坚守一份笃定。像要穿越茫茫大漠的骆驼一样,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有着对绿洲和未来的憧憬,有着正确的方向,哪怕是任重道远,也总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需要教师有骆驼样的精神,并不是将我们的责任无限放大,而是强调自身对于这份职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各种束缚也随之而来。一切诸如“周末聚餐被纪委通报”“点红包被处分”的新闻让很多教师感到心寒,然而,越是外部环境不利,越需要我们自身以强烈的责任感为这一职业“正名”,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去赢得尊重。何况,以责任去对待工作,才能将其视作为一份事业,而不仅仅是赖以谋生的职业,也有助于我们自身在工作中找寻乐趣,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做“什么样的教师”,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要求。除了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以外,还需要有浓浓的爱,要有专业的学识,要有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力,等等。总之,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努力将这份工作做好,以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