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算是一个被提及较多的火热话题了,其实从本质来讲,它从属于时间管理大模块,为时间管理服务。下面我从自己的学习和一点心得来谈谈这个话题。
困境:计划有余,完成不足
你是否经常有大量详细计划,也算“安排合理”,但每次到计划末期却都会沮丧地发现:根本没有完成多少?这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不能持久
明明订定了晚上学习1小时的任务,但下班回家后只觉得累得要死,要么是很难开始自己的任务,要么是即使开始了任务,途中脑袋里也常常混杂种种想法,无法专心学习1个小时…
无法连续
订立了一周学习6天且要每晚定点学习的计划,却发现无法持续执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果你有此2种情况,那么在你可能埋怨自己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精力的一般规律。
症结:精力规律
虽说每个人一天都有24个小时,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其实会导致完全不同给的结果。在现在这个高感性的知识工作者时代,思考力和创造力显得更有价值,精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要比时间资源更加重要。
精力金字塔
有一种“精力金字塔”理论,将精力分为4个部分: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图示如下:
从图分析可以看出:全身心投入 = 体能充沛 + 情感链接 + 思维清晰 + 意志坚定。每一层的精力好坏,其实都是由其下面一层的精力好坏来决定的。当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会好;而如果情绪不佳,考虑做出的判断就容易失误(比如更倾向于选择找点乐子做而不是去执行计划任务);在缺乏了正确而严谨的思考能力后,强大的意志力也就成了空谈。
不能持久?
上班后回到家里觉得“累”而不想执行计划任务,更多是因为思维疲倦,而不是体能疲惫(除非你的工作涉及到大量体力活动)。所以此时你需要的其实是“换换脑子”式的思维精力补充(比如散步、听音乐或读读工作无关书籍),而不是躺倒沙发试图休息你那“其实并不累”的身体(不会有助于你提升已经低下的“意志”精力)。
无法连续?
体能和情感是底层基础,而我们的这两样东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如同钟摆一样,有着它们自有的波峰谷底和节奏(需要我们细致观察才能发现)。同样,这种周期规律,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意志,所以精力其实更类似于一种统计分布,而不是确定的轨迹函数。你可能今天能一口气工作10个小时而劲头满满,过不了两天就精神涣散一天啥都干不下去,这都是正常的精力钟摆体现,不必对此过于愧疚或自责。
解决:管理精力
当然,成功人士与普通人在精力方面的差别,就恰恰在于:他们似乎总是能保持一种良好的精力状态,你很少能看到他们的“低谷期”。为了让我们的精力状态变得像他们那样更上一层,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进行管理:
短期管理
我们的作息,一般以24小时为周期,在这个周期内,精力就好比手机电池。如果我们使用的是直线型管理,充好电以后就一直使用直到将近关机,然后再充到25%左右电量即刚刚够用程度,就匆忙地继续使用,长期保持在这种半电量不稳定状态下,你会发现电量总是不够用,常常感觉“状态不在”。所以,在这个周期里,我们应该多多观察和体会自己的精力节奏(一天中什么时段进行怎样的活动效率最高),在工作时,科学分配,减少浪费;在休息时,有效恢复,主动补充。
长期管理
从长期看,优秀人士的精力充沛,绝不仅仅是主动休息的结果,而是他们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精力储备。从精力金字塔可以看出,精力可以简单分为“体力”和“精神力”,而就如同身体的肌肉可以通过健身中的“力竭锻炼”变得强壮一样(先拉断肌肉纤维,再重生地更强),精神力的“肌肉”也可以通过锻炼变强,即通过系统地让其承受超过一般限度的压力,然后进行充分而高效的恢复的方式。肌肉都是用进废退的,如果科学训练、刻意练习,就能够不断增加精力总量。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 提升身体能量:其最好方式就是吃好、睡好、运动好,这样才能拥有强健的身体,这是“好精力”的根本基础所在
- 提升情绪精力:多做冥想、加入正能量圈子,都有助于让你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
- 养成“精力习惯”:规律化生活,流程化执行,将会为你省下大量决策内耗精力
- 提升精神动力:为了柴米油盐而奋斗的人,和为了激动人心远大目标而奋斗的人,其释放出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越是坚定、目标越是发自内心超越眼前,其精神力量就越是强大,精力也就越会“源源不断,绵绵不绝”
写在最后
做好精力管理,除了短期协调分配,更要靠长期的自我坚持训练。道理很容易都明白,但是执行的道路其实蜿蜒曲折,愿我们能不忘初心,在这条路上越来越好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