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近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扣紧“深学”“细查”“真改”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推动新风正气在新征程上持续充盈。
扣紧“深学”这一基本点,在深学细悟中“入脑”更“入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倘若思想不正,那么作风不严、行为不端也就在所难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清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此次学习教育,就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深刻思想洗礼,唯有真正读懂吃透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才能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做到“心中有数”“决断有章”。广大党员干部以本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学习载体,精读原文原著,深挖思想精髓,做到逐条解析、透彻领悟,切忌“浅尝辄止”,在常学常新中推动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各项要求和纪律红线转化为抵御歪心邪念的“防火墙”、矫正身歪影斜的“熔断器”。
扣紧“细查”这一关键点,在自查自纠中“见微”更“知著”。“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在自查自纠时倘若敷衍塞责,实为自欺欺人,终将导致积重难返。党员干部不仅要自查更要细查,唯有以严谨之态度,如探幽入微一般深入剖析自我、揭示问题根源,方能拨云见日,推动自我认识更深一分、自我升华更快一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更进一步。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定期“思想体检”的习惯,置己身于纪律规定之中、于典型案例之中,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开展“无死角式”的自我扫描、自我剖析,着重检测是否亮起“四风”问题的“黄灯”,把思想上一些似是而非、边界不清、模棱两可的“歪根”“病枝”找齐全、修剪好;同时要养成“未病先防”的习惯,把“未病”当作“有病”防治,严防“第一次”,拒绝“小意思”,时刻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如临深渊的敬畏应对每一处细微之变,让内心深处的“清廉之树”根深蒂固、长盛长青。
扣紧“真改”这一落脚点,在立行立改中“见行”更“见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过有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过错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最终导致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党员干部不仅要当一个“知错者”,更要学会当好一个“能改者”,面对过错做到即知即改,于已可谓是“莫大之善”,于党和人民事业更可谓是“莫大之功”。党员干部要在“改”字上下真功夫,保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较真姿态,对照查摆出的问题清单,逐条逐项制定详细可行的整改措施,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争分夺秒、立行立改,对需长期整改的问题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以“百密无一疏”的缜密心思确保问题逐一销号,不因一丝敷衍塞责“功亏一篑”;同时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评价干部作风时、评估整改效果时充分尊重群众的发言权,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作风建设的“风向标”“试金石”,确保“我之所改”精准契合“民之所盼”,实现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