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构图
中心构图即主体位于画面中心或者重要线条位于画面的水平或竖直中心线上,显守正、庄严、神圣。主体占比大、呈现天然对称的场景、比较庄严神圣的场合适用中心构图。
Δ主体占据画面比例大,所以置于画面中心,使画面稳重、平衡。
Δ主体本身具有对称结构,中心构图突显其守正、庄重。
Δ将主体置于画面竖直中心线上,突显其庄严、神圣。
Δ景物与倒影形成对称结构,所以将二者的分割线置于画面水平中心线。
2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即场景中重要的线放在三分线上,重要的点放在交叉点,着重表现的面积占比大一些,有朝向的元素,前方预留空间多一点。三分法构图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突显灵活感、宽松感,是最实用也是最常用的构图方法。
Δ车子上方、车子、车子下方——上中下三分画面,由于车子有朝向,所以将车子竖直重心置于右边三分线上,让车头前方空间多一些才不显局促,且有动感。
Δ由于水中的景物比天空丰富,所以水天分割线置于上方三分线处,让水面占比大一些,夕阳正好落在右边三分线附近。
Δ蜜蜂、花蕊位于三分线交叉点附近,由于蜜蜂的运动方向是朝右下方,所以将其置于左上方交叉点,让其前进的方向多些空间,好让画面灵动不拘谨。
3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显灵动,不呆板,冲击力强。对角线可用以下元素构成:1、环境引导线;2、光影线条;3、主体线条。注意事项:不要单纯为了构图而故意倾斜角度拍摄,特别是画面中有明显水平线的会让人感觉图片歪了,看着不协调。
Δ巧妙利用立交桥线条构成对角线,有效增加视觉冲击感。
Δ几经台风摧残,而今风采依旧:枝丫形态构成对角线,冲击力强,突显其顽强的生命力。
Δ一明一暗形成对角,对比强烈,纵深感立显。
Δ枝丫贯穿对角,灵活不呆板。
4留白构图
留白可让画面简洁突显主体,是中国艺术创作常用的一种手法,极具中国美学特色。留白不只是留出空白,也可以是较大面积的单一颜色。构图时不能只为留白而留白,留白应为主体服务,留下的不是单纯的空白,而是协调,是想象空间。
Δ左图:画面太满,显得杂乱无序;右图:通过后期单独将竹叶提取调暗,其余元素统一调成不抢眼的灰白色调,主体立马突显,意境感顿生,这就是留白的魅力。
Δ一盏清冷的灯,大片的黑,更显孤寂,一夜未眠,天亮说晚安。
Δ白色的天幕,树的剪影,石头的纹路,还有一个拿着相机的摄影者,黑白明暗,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充满想象。
5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有聚焦衬托主体的效果,我把它理解为寻找相框,可以是天然相框,也可以是人为相框,核心就是:相框干净不抢戏,帮助突出主体。
Δ树叶树干围成画框,视觉焦点自然而然落在远处的建筑上,同时又具有装饰效果。
Δ围城:围栏既是画框,又是点题元素。
Δ左图通过后期简单调整并增加画框后立马化腐朽为神奇变成右图的模样。
Δ简洁的相框加上些许文字点缀,让一盏单调的路灯焕发第二春。
Δ手机移轴模式拍摄,左右两侧模糊成框,使主体更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