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做一个肆意洒脱的快乐女孩,但似乎现实生活更希望我逆来顺受。
工作以后,领导说我为什么见到人不打招呼,同事问我为什么不关注生活,他们说我要转变学生思维。而我想说,其实我有自己的世界,只是与你们的不同。
我被告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是到了实际应用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我好像一个生了锈的机器,脑袋转不起来,行动也了慢半拍。
我有表达欲,但不想每说一句话都要考虑立场对不对,尺度合不合适。
我逐渐变的沉默不语,想要隐入尘埃里。后来我学会了虚假的关怀,面带笑意假装积极,问候一些不痛不痒的话,编造一些家长里短,显得自己也很热爱“生活”。
不去思考对不对,只在乎应不应该。
毕竟,想要进入到别人的世界里,就得先学会委曲求全。
听说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于是我决定开始练习,每天早起化妆,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假装成积极乐观的样子。下班后,抹掉妆容,卸下笑容,我以为下班后我就是我自己了。
可是回到家的我像是行尸走肉,只想在触手可得的快乐里放纵。
我变得浑身散发负能量的磁场,和朋友聊天变成了我的吐槽大会,和家人相处变得缺乏耐心,和自己也没有办法和平共处,一边强迫自己,又一边质疑自己。
我以为那张虚假的面具已经焊死在我的脸上了,一边为逝去的自己哀悼,一边感慨自己的成长。
可是到了深夜无法入眠的时候,内心有一个声音在不断质问我,为什么还是长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16岁的我对26岁我的嗤之以鼻,26岁的我对36岁的我毫无期待。
我既没成为世俗生活里游刃有余的大人,也没能成为自己世界里骄傲洒脱的公主。
我只是在一天又一天地消耗生命的长度。
我佩服那些每天都积极乐观正能量满满的人,那些每句话都逻辑通畅出口成章的人,那些热爱自己的事业如鱼得水的人。
可惜我不是那样的人。我也无法成为那样的人。
今年上半年在崇明农村待了几个月,我才发现原来天可以这么高,原来云可以这么自由。屋顶上日出日落,田野里草长莺飞。
我曾一度很排斥生孩子这个话题,生活已经这么痛苦,为什么我还要带他来遭罪,可是在崇明看野花温婉看晚霞张扬,一切都那么美好,我也好想他来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人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人与人的快乐不尽相同,有人的快乐在职场,有人的快乐在乡村。
我们也没必要闭着眼都朝着一个方向狂奔,我想走我自己的路,或许这样看起来不太聪明,那就让我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