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 正月初二
1、反对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批评
1)忽视语言的准确性,反对语法教学
2)在学生缺乏语言知识基础下建立️空中楼阁
3)未经机械训练的阶段就直接进入活动,没有循序渐进的学校过程。
2、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原则
1)形式与意义的结合原则
选择合适的任务,在流利性、准确性、负责性三个方面有所侧重,对于任务的排序应基于研究的基础。
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有一定的导入性,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系列任务的训练,能够自己进行推理和演绎,从而理解语言的功能,并在交际中进行真实的运用。
语言教学的难点是如何使得学习者清楚地明白语言形式,交际功能与语用意义之间的关系。
2)真实性原则
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任务是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与社区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学习者既要正式的,经过修饰的语言范例,也需要接触实际生活中人们如何实际使用的语言;当学生脱离课本,进行实际的交流活动时,才可能发展听懂和表达这样真实语言的能力;课堂中的语言活动可能不是学生在生活中用到的,但可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3)循环性原则
根据语言习得研究,语言不是一次就可以掌握的,不是一个线性发展过程,是一个层层积累的过程,不断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重现才能掌握。如默写生词,罚抄是效率低下的;再如,一次就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一种语法的所有也是不现实的。
4)任务相依性原则
学习单元中任务的设计应有简入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及高级任务涵盖低级任务的循环。
从接受性任务到表达性任务,如听读任务优于写说任务;重复性任务之后再有创造性任务。如,先模仿课本,录音再将以前学习过、熟悉的语言与现实的语言重新组织,创造出新的组合。
5)在做中学原则
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预定的学习目的去展开有意义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学生也掌握语法与单词,但需要由学生通过运用去体会与内化。
没有足够的实践和反复循环的过程,依靠背记语法的规则是没有效果的。
一开始学习语言时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学生会逐步达到准确。语言的使用是由教师提供的。
从模仿到创造由两个意思:
学习语言要模仿范例;范例可以来自于教科书,也可能来自于教师提供的材料。这样称之为任务;仅仅模仿还不足以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所学的语言,而创造性的任务就是把以前学过的语言与目前正在学的语言结合起来使用,也即,把熟悉的语言成分,如单词,句型结构及固定搭配等,用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使用。
6)辅助性原则
脚手架的两层意思:
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对于学习者进行帮助,可谓“扶”;学习者相互之间的支持与协助、协作,可谓“助”。
任务前的阶段,若没有足够的机会让学生打好基础,或者只注意水平较高的学生,难免造成两级分化。
“辅助”设计两个方面:
认知需求:教师应启发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语言资源。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学习者可以完成任务
情感状态:合作可以维持足够的兴趣,在解决问题时控制挫折感等,主要涉及教师的课堂角色与教学的活动方式。
7)互动性原则
学习者是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和有目的性的交互活动掌握语言的。互动的作用不仅是提高使用语言的频度,也使学生在各种情景下使用不同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技能。
3、课堂教学的原则
1)确保适当的任务难度水平
对于中国学习者来说,还要把背景知识作为考虑任务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2)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
3)使学生对于完成任务有明确的定位
4)确保学生在任务型课堂上积极主动
5)鼓励学生敢于冒险
6)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主要关注的是意义
意义是最最重要的;学习者不仅重复别人的话;与真实生活中的活动有相似之处;最重要的是任务的完成;评价任务是否完成要看有没有一个结果
7)提供给学生关注语言形式的机会
8)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能力表现与发展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4、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教师的输入
输入的材料质量比数量更有意义。质量是指不同类型的语言运用。
2)教学技巧与学习方式
初级阶段,机械的训练活动是必须的。如全班的齐声练习、句型活动、模仿性训练;中高级阶段,可以有相互采访、解决问题、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等。都可称之为任务。
3)教师角色
与学生一起学习,可以弟子比师强
学习的计划者和组织者
学习方向、指导和资源的提供者
言语和语言相关行为的示范者
开展活动的协作者
探索知识、开发学习技能和策略的指导者同伴
为学习者提供恰当反馈的评估者和记录者
4)学生角色
参与者(探究、归纳、整合),监控者(监控自己与同伴),探险者
5)评价方式与内容
师生有共同的目标;可以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把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多层面、多角度地考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评价)、创造性(质疑、归纳、评判),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情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态度、合作精神)
6)可以在形式、内容、时间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