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教室,大家已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问大家:“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天游峰的路人》中的那段外貌描写吗?”
“记得!”大家答道。
“那描写人物外貌该注重什么?”我又问道。声音一下子稀疏起来,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了出来:“抓住人物特征。”
“什么是特征呢?”
“就是你身上有而别人沒有的东西。”几个同学笑嘻嘻地答道。
“对,就是一个人所独有的外貌特点。现在大家自读《理想的风筝》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段外貌描写有几句?作者依次描写了刘老师身上的哪些特点?能够判定刘老师身份的外貌特征究竟什么?”
五分钟后,我问大家:“读完了吗?”
“完成了!”大家答道。
“张乐,你来说一下,这段话共几句?”这次我沒有叫大家举手,而是有意地叫了张乐。
“两句。”
“头一句写到了什么?”
“个子、脸、眼睛、头发。”
“第二句呢?”
“腿!”
我又问道:“你能否看出,刘老师最显著的貌特征是什么?”
“残疾的左腿。”张乐的回答很果断。
“回答的非常好,正因为如此,一共两句活的外貌描写,作者专用一句来专门刻画刘老师的腿。”我顿了顿接着说:“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漫画师,叫丰子恺,他画人物就很简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用很夸张的手法展示出来,而对于沒特色的东西,则能省就省。大家描写人物外貌时,也该这样做。现在大家可以摹仿文中写法描绘一下自己所熟悉的同学。切记,一定要仔细观察。”
同学们开始了创作。几分钟后,有的同学完成了,于是进行课堂展示。第一个展示的是王梦瑶,她是这样写的:“她个子不高,头上总戴着一个发卡。她眼睛不大,每次笑的时候,都会眯成一条缝。”由于抓住了人物特点,大家一下子就猜中了,是程琰玉。
而王江艳的就略微逊色了,她写道:“她个子不高,长着一双透明发亮的眼睛,扎着一个马尾辫,看起来,又小又可爱。”她读完之后,大家立马笑了起来。我问她:“老师觉得同学们眼睛很亮呀!这能作为特征来展示吗?”她有点不好意思下头。“来,我们一起修改一下。”
“去掉这一句。”有人喊,“对,去掉这一句就好多了。”
“描写人物外貌就如筛豆子,先用大筛,再用小筛。一步一步缩小人物的范围,最后再聚焦一个点上。”
第三个展示的同学是王张乐,“胖胖的身躯,微微发胖的脸。”大家扭过头来,看着一卓,看得人家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额前长着长长的头发,穿着绿色的外套。”
“是晋阳。”教室里一片哄笑。
“你看,张乐的描述就如同筛豆子,第一步确定是较胖的同学。有谁?”
“一卓和晋阳。”大家答道。“这就缩小了范围。”
“然后,着重刻画晋阳身上有而一卓身上没有的东西,人一下子就活了。”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总结性问大家:“描写人物外貌特征,该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像筛豆子一样,一步一步刻画。”
“回答得很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