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所有的漂亮活儿,都是内心沸腾的人干出来的
——《剃头大师》教学解读
张丽钧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也许是职业习惯使然,见到孩子,忍不住在心里给他“扒堆儿”:第一类,让人舒服的孩子。第二类,让人不舒服的孩子。第三类,打蔫儿的孩子。诸君注意看,排在最后的是打蔫儿的孩子。张老师写道,在我看来,打蔫儿的孩子比顽皮的孩子更可怕!打蔫儿的孩子,心态消极、意志消沉,任何事物都难唤起他的兴趣。热血沸腾、心驰神往、巅峰体验,这些词,都不是为他预备的。他几乎不会亢奋,不会欢呼。这样的孩子,缺的是活力和激情,其“昂扬人生”的总闸门尚处于闭锁状态。
无独有偶,薛法根老师在一次讲座中也谈到,最怕学生在课堂上呈现令人恐怖的“一脸死相”。
不是心血来潮。想到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为什么我们一部分的孩子会少年老成,甚至暮气沉沉,成为张丽钧老师眼中的打蔫儿的孩子,固然有社会的、家庭的诸多方面的原因,某种程度上,跟他们学的教材也有一定的关系。看看我们之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多少内容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关照儿童的生活的?
统编教材不一样。每一册都有多篇文章特别贴近儿童的生活。随统编教材一路走来,今年进入第三个年头,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对这些课文的喜欢程度就知道教材的受欢迎程度。
今天我就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剃头大师》为例,不揣浅陋,谈谈对这篇课文粗浅的认识。
一、文本内容
1.作品背景
《剃头大师》选自秦文君老师的作品《调皮的日子》,说的是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的故事。与通常的小捣蛋鬼的故事不同,这些故事完全是站在捣蛋鬼的立场上来讲的,你会读到每一场捣蛋的理由所在。据秦文君说,这两个小捣蛋鬼的故事不少是从她两个弟弟儿时的作为中演化而来的。
2.文章概要
表弟小沙讨厌剃头,为了躲避剃头师傅对自己的折磨,让“我”给他剃头,“我”自认为有剃头的天赋,技术比老师傅还熟练,结果把小沙的头剪坏了,小沙只得再到理发店剃了一个光头。幽默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展现了那个年代的儿童生活:儿童的真实、质朴、莽撞、自信、好奇、探索、创造与改变,大人的理解、忍耐、悦纳与宽容。
3.角色扫描
“我”——“我”叫朱多星,别名智多星。人小鬼大,迫切想要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自信,莽撞,有朝气,有创造力。虽然从来没有干过剃头这一行,却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便拿把剪刀就敢给表弟剃头,而且自我感觉良好。“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小沙——“我”的表弟,胆小,怕剃头,为逃避老剃头师傅,“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又表现了他的坚决果敢。看似矛盾的性情恰恰表现了他的率真童稚可爱。
姑父——不了解孩子,但善良、宽容。
剃头师傅——严谨、认真的传统手艺人。
二、写作特色
1.多维塑造个性鲜明的儿童形象
(1)来源生活,角色真实
剃头,每个孩子都不陌生,生活中和小沙一样怕剃头的孩子不乏其人,对文中描述的像“受刑”一样的场景,个别孩子一定特别熟悉,甚至感同身受。所以,阅读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文章,很自然地,你会有一种代入感。尤其是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秦文君老师说,儿童文学要写出孩子能够感受到但描绘不出的、成人了解但已经遗忘的东西。童书不能不顾儿童的感知能力,也不能过度迎合孩子,否则就丧失了文学性。文学并非依靠一些皮毛的东西来吸引孩子。你需要生活场景,但归根结底需要找到人类共有的感情,这是文学的真正内涵。所以,初读这篇文章,首先唤起的是我小时候理发的经历,我们村西的镇子上“剃头老张”是当时十里八乡的大红人,他们夫妻俩最先在镇子里开理发店,当年,她也是用文中那把老掉牙的推剪给童年的我理发,我也曾不止一次被推子咬住一绺头发,疼得龇牙咧嘴,在心里暗暗骂她“害人精”的。再读,唤起的是带我的孩子理发的经历,儿子胆小,小时候和文中的小沙几乎一样,每次理发,都哭得嗷嗷叫,跟受刑一样。他小时候最怕两种人,理发师和医生。小时候体质差,时常生病,每次到医院抽血化验,都哭得声嘶力竭,青筋暴起,抽完血,还愤愤不平:抽我的血,还要我的钱!和文中的小沙对每次剃完头,姑父都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的耿耿于怀何其相似!好的作品,往往能唤起读者的共鸣。
(2)语言风趣,凸显个性
秦文君老师的儿童文学作品素以风趣幽默、贴近儿童的心灵见长。本文中可圈可点的语句比比皆是。
如文中的三处语言描写:
看我找出剪刀,(小沙)才有些慌,说:“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让人发誓,一个胆小、带着十足孩子气,有点幼稚的儿童形象立刻就凸显了出来。
当看到我把头发剪下来了,小沙高兴了:“嗬!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从决定让“我”给他剪发,以及剪发的过程中,小沙都表现得极为镇定。此时的小沙,又不胆小了。
当“我”剪坏了头发时,我叫起来:“哎呀!坏了!”短短一句话,一个自信莽撞,冒冒失失的人物凸显了出来。
如文中的两处比喻: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不要太形象!
其实,假如你看了《调皮的日子》,就会发现,秦文君的比喻往往信手拈来,如她写好好姑妈,“姑妈不能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个超级胖子,胖得简直就像是熊的亲戚。如果她弯下腰抱住腿,那就成了一个地球仪。”他写楼底下那个裁缝,“他背有些驼,脖子上挂一根长长的皮尺,有时他也来院子里锻炼身体,可惜,动作一点不美,出操拳法都是乱的,有一个甩手的动作,简直就像折断翅膀的鸟在扑扇着”这样的语言对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藉由这样的句子,孩子们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文中的一处动词。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
着一“押”字而全境出。有形象,有声音,有情感,一言以蔽之,有画面。
(3)叙事生动,形象丰满
《剃头大师》塑造的这两个角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但这两个调皮孩子的调皮之举,却那么讨人喜欢。他们的真实、鲜活、不做作,他们的懵懂、迷糊、会犯错,都能给予大小读者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上的呼应,让广大读者从中获得养分,与他们一同成长。
2、对比烘托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1)“我”与老师傅的对比
老师傅,就是小沙嘴里的“害人精”,他耳朵不好,眼神差了点儿,听不清小沙的抗议,看不清掉进小沙脖子里的碎发,但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默默无闻,是老一辈剃头艺人的代表,想必手法儿极高。“我”以前从来没有干过这一行,却自认为“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刀起发落,好不惬意!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工作态度,我都不及老师傅,为何小沙会选择“我”来给他剃头,孩子的世界成人往往难以理解。
(2)小沙的先后表现对比
被迫理发时,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里,随时准备“夺门而逃”,骂剃头师傅 “害人精”。
央求我替他理发时,看到“我”把头发剪下来,他就“高兴了”,“我”也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
然而,当“我”给他剃完头后,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想来在那声尖叫之后,他是再也不会让“我”给他剃头了,读到这里,我们也会莞尔一笑,不满现实,力争改变,稀里糊涂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后再为自己的鲁莽行为买单,这应该也是我们每个读者“吃一堑,长一智”的成长心得吧。虽说童年不同样,但不同年龄的读者仍能从经典的作品中找到自己。
(3)“我”给小沙剃头前后的行为对比
“我”给小沙剃头的这部分描写精彩极了!我们来看看在剃头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接到任务的欣喜,“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剃头前的自信,“虽然我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剃头时更是架势十足,刀起发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好不潇洒!
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开始心虚,开始修补。
心虚的我还想稳住小沙,骗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最后呢?我没有得到钱,而小沙父子更是倒霉。“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这就是剃头大师的杰作,也是对课题的幽默回应。
从一开始的自信满满,到后来的极力补救,“我”这位剃头大师仿佛是从飘飘然的云端跌落到了地上,落差巨大。我”剃头前和剃头后的变化,更是每个人成长阶段的必经过程。经历挫折、失败、挑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相信每个读者读了故事后,尤其是大人们,能唤醒那颗早已沉睡的童心,对孩子们一些看似荒唐、不切实际的行为加以理解、包容。
《调皮的日子》出版于2008年,秦文君老师说,好的儿童文学要有趣味和神奇性,既给孩子快乐,在快乐之余,还能沉下来留下一点东西,拨动他们的心灵,仅仅好笑和幽默是不够的,最后还是要有仁爱、有梦想、勇敢、怜悯和感动。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教育的瓶颈,多半是我们没有走进儿童的心灵,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一扇门。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如饥似渴地读《少年文艺》。成了大人,却几乎忘记了自己少年的模样,说实话,之前我真没有读过几篇秦文君老师的作品,但是通过对《剃头大师》的研读,通过读《调皮的日子》的阅读,我渐渐爱上了这些作品,保有一颗童心,留有一份激情,心灵才不会枯竭。因为,这世界上所有的漂亮活儿,都是内心沸腾的人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