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期末考试终于告一段落。连续几日高强度复习,每天熬到凌晨两三点,陪伴我的只有寒夜里的一盏孤灯;黑夜里和眼皮死磕,书上的字开始跳舞,却死活记不住一个单词,内心涌现一丝绝望,真想唰地一声扫净桌面,然后上床睡觉。最后还是向理智臣服,去洗手间洗了把脸,站在窗前看向窗外,我以为窗外万籁俱寂,却发现对面的宿舍楼灯光依旧,小格子里一个个伏案的身影聚精会神,许久不曾抬头,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看见他们手中的笔在轻轻摇动。
原来,这漫漫长夜里并非属我一个。
一丝欣慰之后心里却更加难受。我为什么熬夜?为了考试熬夜?考试不应该是平时就准备的事吗?可是我却在这黑夜面前临时抱佛脚,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吗?那一瞬间有些讨厌自己。别人熬夜是为了明天,而我却是在弥补昨天。连续熬夜,身心疲惫,熬不下去时甚至想趴在桌上痛哭一场。想哭,不是因为挂科,而是觉得大学太荒废。
大学前,也会熬夜,可那真的是熬夜复习;大学,熬夜却成了预习。翻开崭新的专业书,企图在一个晚上把所有的知识塞进脑子里,紧张、焦虑,大脑的高度运变成疼痛的信号;咖啡、吃药,借助物理方法挑战着身体的极限。在这年关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挑灯夜战。我问自己,为什么大学会变成这样?
迷茫的大学,放逐的人生
大一刚进学校,真的很迷茫。
学计算机,老师在台上讲的唾沫横飞,而我在台下呼呼大睡,听不懂,也不想听。临近期末,为了不挂科,只能熬夜复习,说白了,混学位证。好在最后我跳出了计算机,转了专业。我同学和我不一样,同学H一心想学药,可分数不够,最后调剂到了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一开始H也很迷茫,不知道毕业要干什么,可她没有像我一样自我放逐,而是接受了命运,认真预习、好好听课。期末时,H也熬夜,可H是熬夜复习,我是熬夜预习,结果可想而知。现在H已经成功保研,明年9月就奔向下一个起点。
我知道很多人像我们一样,满心欢喜逃离高考,却进了不喜欢的大学,学了不喜欢的专业,然后开始在迷茫中自我放逐。可正因为这样,才更应该努力,只有努力跳出当下不喜欢的环境,才能追求真正所爱。还记得大一的辅导员说:“如果不知道自己以后想干嘛?先好好学习,把专业成绩刷上去,当你足够优秀,你才有机会改变。”这句话一直记在心里,每当觉得迷茫看不见方向就会想起。
如果迷茫不知道想要什么,先努力成长,当你足够优秀,你就有机会改变现状,小到改变专业,大到该变人生,请相信,优秀的人在哪都会发光,优秀的人学什么都能学出成绩。
安逸的生活,佛系的人生
读书很苦。寒窗十几年终于进了大学,谁不想好好放纵一番?及时行乐,活在当下,你看这口号喊得多好。于是,有人在专业课上睡觉,有人在课后打游戏,有人在宿舍葛优躺,安逸的生活如同煮青蛙的温水,一点点消磨着意志,沉醉在这种生活中无法自拔。
我的大学不算出色,但该有经历一个都不少:学生工作、社团生活、课外兼职;打比赛拿奖学金,发传单做家教挣生活费,大把的光阴被我拿来试水,而真正喜爱的,还是读书写字,往后也会继续坚持。
读书很苦。高中拼了命想上大学,终于考上了,人生似乎功德圆满。其实不然,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大学是道分水岭,有人功成名就,有人碌碌无为,前者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后者却迷失了自我。隔壁宿舍的小C,大一刚进校就一心保研,别人周末在宿舍窝着看剧,她背着电脑上自习室;别人出去聚餐,她在实验室埋头敲程序;别人觉得学生会没意思,她一个岗位坚持了三年……最后,三年专业成绩第一,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对着考研条件一项一项打钩,终于保研复旦。我佩服她,同样四年,她的大学,更厚更广。
生活很美好,享受生活的日子还很长,可二十几岁的光阴就那么短,不要在温水里埋葬了这美好的时光。大学,是奋斗的殿堂,不是佛系的庙宇,所有付出,时间都看得见。
熬明天的夜,补昨天的锅,这样的大学非我所想,从这一刻起开始改变,不再贪恋大学的温床。
未来,希望我们熬得每一个夜都是因为明天太美,而非昨天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