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本文是im魏浩然发表在产品壹佰的文章(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04439)转载文章仅供大家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文章内讲的既是基础、也是产品经理必备的思维模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才更便于我们解决问题。
前不久离职了后,产生了总结我这2年产品工作经验的想法,那么,既然是想总结,不如写一个产品入门的系列吧,对于我或是读者都是一件好事。
当然,如果有什么需要纠正或补充的地方,欢迎各位提意见!
这个系列文章适用于:
入门或准备入门产品经理的读者;
互联网从业工作者;
想做好产品的经营者;
想了解这个世界的学习者;
都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产品
正如屏幕前的你,或许正在使用手机、电脑或者其他设备看我的文章,这些设备是产品、文章也是产品。产品这个词非常广泛,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产品,产品处处存在。甚至我们自己都可以是一个产品的存在。
虽然这样表达没错,但是这样表达似乎太过模糊,且不具备指导性。就是说,了解了这个答案,对自己做产品也没有任何帮助。
我在做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过后,有好长的时间也在思考,什么是产品呢?有没有能清晰、准确、且有指导性的描述来诠释什么是产品呢?毕竟作为产品经理,连产品究竟是什么都表达不清楚,就太尴尬了。
不过,我也确确实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不到答案、得不到答案,甚至发现我身边一些做产品经理的朋友,诠释这个问题时,也并没有很好的给诠释出来。
直到有一天一位产品前辈给了我准确的定义,这个定义是我目前为止认为诠释的最清晰、准确、且有指导性的。
产品是指能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
二、产品来源于需求
正如我们刚刚定义的产品是什么,是指能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换言之,产品一定是要面向大众面向市场,给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东西,且产品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而存在的。
所以一定是先有需求,再有产品,而不是凭空造出一个产品,然后给人们使用。毕竟一个不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是不会有人使用的。或者我换一种说法:一个不被人使用的产品,还能算是一个产品吗?
不过需求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比如:
人们的需求是各式各样的 ,可能有人喜欢吃香蕉、有人喜欢吃苹果、有人喜欢吃猕猴桃,或者他根本就不喜欢吃水果。
再或者,人们所表达的需求可能并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需求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小情侣吵架,女方生气了说:“你走,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那么是选择听她的话走呢?还是留下来陪她呢?
比如我们再举个例子。
一人想要买钉子,但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她为什么想要钉子呢?其实这个人只是想在自己房间打个洞,但是缺少工具,所以想要个钉子。当我们知道了背后的原因,我们或许还能提供给她锤子,或者更方便的打洞工具。
不过这还不是最根本的需求,她为什么要打洞呢?是因为想放一个画框,为什么放画框呢?是为了把自己房间装扮的更好看。
如果你提供一个便捷的打洞工具,而我提供一个不需要打洞,但比她原本设计的房间改造效果还要好的房间改造方案,假设两者所付出的成本差距不大。那么她是选择打洞工具?还是新房间改造方案呢?
三、只有痛点的需求才有用
正如刚刚举的列子,选择打洞,还是不用打洞的改造方案,其实这里对比的不是打洞与改造方案,而是旧的房间改造方案与更好的房间改造方案。
我们可以说她的本质需求,是想装扮房间,而不是去打个洞。装扮房间的需求,比打洞的需求更痛(重要)。
我们把这种真正的、强烈渴望的、且需要的东西,称之为痛点。真正的痛点也可以理解为最真实的,最本质的痛点
所以需求不一定都是有用的,只有痛点的需求才有用。而具备这个痛点的人越多,这个市场就越有价值。
比如因为打车困难,出行不方便的痛点,出现了Uber、滴滴、共享单车这样的打车软件;因为聊天的痛点,出现了微信等等。
痛点只有更痛没有最痛
除了科技在进步,我们的产品可以结合科技做的越来越好之外,还有个主要原因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总是期待或希望生活越来越来美好。
四、痛点的本质是人性
痛点的本质其实都来源于人性,比如购物这个需求的进化,其实是来源于人们懒惰的人性。
最早要走很远到达的小商铺,想就近就能买东西,就成了我们的痛点;
但是商铺的商品类别有限,要买一些特定的商品依然要走很远,想不出远门就能买到所有东西成了我们的痛点;
再来就有了超市以及商场,你以为我们就满意了吗?不,有人挖掘出了电商,比商场更快更全。我相信现在很多人,不用网购会非常痛的,这也解决了我们的痛点。
现在,还有电商近乎已经解决的安全的痛点,还有,质量、网上选购纠结浪费的时间太长等等,都是痛点。
现在的痛点在将来都会得以解决,但正如和之前一样,还会有新的痛点冒出来。但是我们会发现这些痛点都是来源于人性,且尽管痛点一直在变,但人性始终就那么些。
因为痛点的本质就是人性。
从另一个角度说,产品是给人用的,所以一定是遵循人性的。
再者通过观察我们能发现,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往往都能满足最原始最基本的人性。
微信、Facebook:满足人们需要社交的人性。
淘宝、亚马逊:满足人们懒惰的人性。
谷歌:求知主要来说也是一种安全的需要,安全自我保护的人性。
当然以上举例的产品,都不止是满足一个人性,我只是把最主要的列了出来。目前的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基本上都是属于一个聚合性的产品,满足了多种人性。这不仅仅是产品类型上能看出这些人性的考虑,在很多细节上,其实都利用的有人性的设计。
但是人性难道就不会发生改变吗?至少从长期来看,人性是很难发生改变的,或者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所以当我们判断痛点是否是真正的痛点的时候,就可以用人性来反向考量这个痛点。
五、了解这些究竟有什么好处
正如开头所说,产品无处不在,甚至我们自己都可以当做是一个产品来处理,当我们了解了产品的本质过后,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才更接近于问题的真相,更容易解决问题,从而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
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多的财富。
六、常见问题
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欲望(需求),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切忌避免自嗨,要客观看待世界。
万事都是用进废退,必须有意识的锻炼自己敏锐的产品直觉,那么我们对于产品的洞察才会越来越强。
正如文中提到的,需求有伪需求、痛点有伪痛点,看问题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究它的本质。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产品,就是与现代科技结合就是互联网产品了,比如只要是个App,就是个互联网产品,其实通过本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互联网产品主要是在于思维模式,而不是存在形式。
文章结尾:再次申明所有转载文章仅供学习,感谢im魏浩然老师的分享,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关注❤️吧!比心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