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日子
几位好兄弟跑去聚餐
菜点不了几个
啤酒瓶子已经空了一堆
激情!年轻!活力!
这就是啤酒行业的基本属性
周末,三个人准备去郊外野餐。叶羽说:“我最喜欢的西湖啤酒巳经退出历史舞台了,真怀念那清爽的味道。”慕言连声附和:“以前野餐我总是带上一瓶新天葡萄酒,那感觉是所有酒都取代不了的,可惜啊,也日薄西山了。
秦川说:“我最怀念的是芝华士的味道,那是我喝了好几年的洋酒,很上档次,没想到后来却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质量风波。当时我还真有点上当的感觉,但更多的是辛酸。我可以说是它的忠实粉丝,不抱怨它的品质,却困惑于公司这么笨拙的公关处理手法。
慕言深有同感:“是啊,我们曾经是好多不错的酒品牌忠实的消費者,现在这些品牌都找不到了,啤酒、红酒、白酒都有不少消失的。艾伦说:“有些酒产品其实还在生产,不过为什么卖不好呢?”
秦川说:“其实不光是酒类产品,很多饮品也都曾出现过不大不小的败笔,有些甚至也退出历史舞台了,非常可惜
西湖啤酒成立于1958年,是浙江第一家啤酒厂,20世纪90年代进行合资,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啤酒企业,在本地具有极高知名度。对许多杭州人而言,夕阳西下时分,面对或遥想着西湖的如画景致,摆上几碟小菜,喝上一口西湖啤酒,是再惬意不过的事,虽万户侯不易也。
但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湖啤酒却日渐没落。2010年,青岛啤酒收购了西湖啤酒51%的股权,从此西湖易主。如今西湖美景依旧,但西湖啤酒却已非昨日了。
说起啤酒,你想到什么?激情!年轻!活力!这就是啤酒行业的基本属性。啤酒是人间烟火里不醉不归的热闹,是甜腻的果汁和清淡的茶水所不能替代的豪情。就像在大学校园里的日子,几位好兄弟跑去聚餐,菜点不了几个,啤酒瓶子已经空了一堆。指点江山,议论风云,颇有梁山好汉那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
但是从西湖啤酒的广告宣传中,消费者完全感觉不到这些。虽然背靠西湖这棵大树,不利用一下未免可惜,但是西湖啤酒只抓住西湖安静秀美的这一面,开发出“淡者极尊””爱上生活、爱上西湖"这样的广告语,美则美矣,雅则雅矣!然而你能从这些句子联想到啤酒吗?能找到举杯痛饮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吗?
遵循这样的思路,西湖啤酒又开发一款名为“西湖绿雨"的淡啤产品,售价较高,瞄准高端啤酒市场。这个单品在浙江虽然销售不错,但从全局来看是一个战术上的极大败笔,因为它浪费了企业过多资源,但未能带动全局。首先,绿雨这个单品的成功,是以牺牲整个品牌的营销资源为代价的,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绿雨主要针对高端人群,西湖啤酒的主流消费者则是普通大众。
过多地将资源集中于绿雨,就意味着针对主流消费人群的营销资源的缺失乃至牺牲。另外,绿雨的成功并未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消费者只知绿雨而不知西湖,也不明白两者的关联所在。在高端领域里的一点成功,却弱化了主流宣传渠道,实在得不偿失。
啤酒行业在国外是寡头垄断行业,在国内也正向这个趋势发展。整个浙江啤酒行业数得出来的品牌也就那么几个,西湖啤酒真正的对手其实只有一个雪花啤酒。
2006年,雪花啤酒开始发力浙江市场,推出大规模的“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活动中奖概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同时配以电视、户外等形象广告,来势汹汹。面对雪花啤酒的进攻,西湖啤酒没有任何反应。当雪花推出“再来一瓶"时,它没有促销;当雪花展开“勇闯天涯"公关活动,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激情的品牌形象时,它继续奉行与消费者心理需求背道而驰的“西湖的、安静的"品牌形象。
结果,不到两年,西湖啤酒在浙江的市场份额就由鼎盛时期的70%下降到不足30‰至此雪花啤酒全面超过西湖啤酒;轻松成为浙江省内销量第一的品牌。2010年7月23日,青岛啤酒耗费近20亿元人民币,最终完成了对西湖啤酒超过50%股权的收购。
败笔语录:
大多数企业公司经过研发生产出一款产品/服务,便自认为自己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而且所有人都适合使用,生产出来后没有经过测试,就大量面向市场推广,也许经过先锋型消费者的消费,给销量带来假性上升,企业追加销量,一旦先锋型消费者受众群体下降,市场回归理性消费时,销量呈雪崩式下滑,从而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
企业在进行产品运作时,必须把产品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关联作为定位的基础,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和结果,然后针对这一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产品和利益。简而言之,消费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产品,你就向他们呈现这样的产品,而不是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将品牌往相距甚远的特征形态上生拉硬拽,如本文中的西湖啤酒。
【本文由“道商的智慧”发布,2017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