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大众心理学社会学颇有兴趣,但是涉猎较浅,这本《乌合之众》算是一个入门。这本薄薄的书里,序和前言占了一半。我的阅读顺序向来是先正文再看其他,因此随记也以此顺序为准。
由于是随记,可能有点杂乱,后续会整理的。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群体的定义并不是一群人凑在一起,而是有着共同的心里特征,因为相同的目的聚在一起才算是群体。通常意义上,为了某个目的的游行或集会,很可能就算一个群体。由此联想下,互联网是否又大大缩小了群体这个定义下的空间限制呢?
作者指出,一切精神结构都包含着各种性格的可能性,环境的突变会使这种可能性表现出来。由此思路推导,环境会放大或缩小某种精神特性。那么所谓的企业文化,团队文化,其实都是为群体定义了某种精神特质的期望。好的公司好的团队可以让员工在工作时,自觉放大这种特质。好的学校也是,试问在周围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学习时,你如何可以不在意周围的目光,开始偷懒呢?此外,团队建设,素质拓展等活动,都是在促进群体的产生,放大某种精神特质以达到团队心理上的共鸣。
通篇来说作者虽尽量想保持公正,但总的来说对群体心理这一概念是看低的,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有关系。还是顺着作者的思路继续往下读吧。
造成群体新特点的原因有三:人在群体中力量感的增加责任感的降低,互相传染及易受暗示。人在群体中,智力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能在群体中保持理智的寥寥无几。群体固然常常是犯罪群体,但也常常是英雄主义的群体。
从此可以看出,作者所想表达的,主要还是在群体中,人的智慧的下降和盲从性的提高。这种变化与道德无关,仅仅是受到了群体的影响。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作者在此列举出了群体的几种特质
1.冲动、易变和急躁
2.易受暗示和轻信
3.情绪的夸张和单纯
4.偏执、专横与保守
5.道德的可高可低
在群体中,人已丧失个体性,而变成了群体中的一个小分子,虽会做布朗运动,但组成群体后的行为模式会变成群体的行为模式,道德标准也会变为群体的道德标准。简而言之,形成群体使人单纯化,模式化……我想,可以用一个“群体化”来包容收纳作者所想表达的特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