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我们人体有五脏六腑,其中五脏中的肺有其功能职责,现在正值秋季,容易引发肺部的干燥,即“肺燥”。
按照中医理论,2022.9.23日至2022.11.22日为五运六气中的五气盛行之期,主气为阳明燥金(肺在五行中属金),客气为太阳寒水(秋季寒凉袭来),寒气布于外,燥气伤于内,不论主运还是客运均为少金,常表现为肺气不足的症状。
所以我们了解一下肺脏职责,对于调理好身体,防止秋季多发症,如咳嗽、皮肤干燥,鼻塞,同时肺气不足也容易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身体反应,安然度过秋季有一定帮助。
根据医学典籍,比如《素问•灵兰秘典论》,《灵枢九针论》等。原文以古代官职作类似,形象论述了12脏腑的功能及其协调关系。
关于肺脏,古代记载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说法。
1.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悲。
2. 肺为华盖(《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
3. 肺主皮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
4.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接下来,我们简单解读上述四点意思。
第一,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为古代的宰相,肺部有类似宰相的职能。节:代表中间的调节调和作用。
如同站桩,讲究心意气相合;有的人每到气候的节气就会犯病,好似每到做事的关键节点上就会出问题一样,总好像卡在节点上。这些都需要调肺来调节疾病。
再举个例子,别人打架时,你好心好意劝架,结果你自己生气了,内心存入了不平衡的心理,这时候,你的肺功能也可能会出问题,像痰多等这类症状。这时候,可以选择情绪释放的方法,找到当年跟谁劝架的场景和事由,释放出来,症状就会消失。
关于肺主悲。主要是指悲秋,除了伤心伤肺以外,还有更深的意义。
“悲”字结构中是“非”加“心”,意指一颗想入非非的心,头脑中总爱有很多想象。
比方,事先设定一个很美好的目标,让人兴奋,想象着挣大钱、住大房子是什么样子,怎么享受等等,这就是想入非非的状态,这就体前消耗了身体的能量。
其实,有很多的实际案例,发现就是一种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当你真正想住大房子、大把花钱的时候,将会遭遇各种阻力,导致身体出问题。因为你的预期与现实形成了大的落差。
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样心理就不舒服了,也就是“肺主悲”的深层次含义。
第二,肺为华盖。
不知你是否在影视剧中发现,每当皇帝出行时,身后有一个太监,举个一个像雨伞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华盖”。
因为肺在脏腑的最高处,有保护下面脏腑的作用,也是一个生理结构特征。类比到心理上,肺就是保护心尖、心肝宝贝的。
打个比方,家里的娃生病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跟着去医院给娃看病(过于保护了),天气一降温就马上添加衣服,这都属于提前过度保护了,对孩子身心都不利,将来适应能力比较弱。
第三,肺主皮毛,开窍于鼻。
“燥”就代表烤干了,水分少。表现皮肤干、口干、眼干,嗓子干等,这是身体症状。
那么,对应心理上是什么状态?
比如,工作很有能力,得不到领导赏识,内心力量出不来,气血就表现不到身体外层的皮毛,也会出现“干”的状态,而且不平衡状态越重,“干”的状态就越重。
鼻子是主呼吸的,代表一进一出的交流。如果交流沟通少了,要么是憋着不想沟通(跟孩子、跟爱人和父母等等),要么沟通出现了障碍无法沟通,于是可能就会出现鼻子通气方面的障碍,出现鼻干、鼻塞症状。
也就是说,要么是实际上真的少(干活多、薪资少),要么是精神上的堵塞,都属于“少”的状态,就会在相应器官上有所表现。
第四,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如果宣发有障碍,憋着降不下,同时再遇到外部气温的变化,咳嗽就被激发出来了,形成局部的咳嗽症状,而不是寒气来了,我们就要咳嗽。因为还有人即使受冻了,也不咳嗽。可是还有人气温还没有降,但感受到寒气了,也会咳嗽。
所以不是外界寒导致的,根本上还是纳心寒的表现,宣发肃降功能异常。
上述就是与肺部相关问题在心理上的种种表现。
其实,心理问题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包罗万象,有家庭、学校、社会、世界等等因素的影响。凡是能想到的人或事,可能都对人的心理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
同样的,与人的身体症状相联系的诱发因素也无比广泛,不一定是身边的人和事,也可能是看到的一则新闻、场景引发的,如果肺气足够强烈,就会产生身体症状。
所以,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平和心态,平心静气,对养生无疑是有百利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