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连续两个周末,我都逃离了市区和城镇,躲在大陂田农村老家当起了全职宅男。帮母亲做饭,洗碗,喂鸡,甚至还要帮忙照顾侄子——一位刚满一岁半的小屁孩。
父亲和兄嫂周末都要上班,平常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照顾这小屁孩,这回我决定让母亲好好放个假。可是这小家伙不仅尿裤子,还整天做些恶作剧折腾来折腾去,一会吵着要喝牛奶,一会嚷着进鸡舍逗小鸡,一会扔我的鞋子,一会咬我的手臂,一会东躲西藏让我满屋子找他,一会哭着要我带他进屋找奶奶去,一会又拉着我的手求我带他出门找他的小伙伴去。我对这小祖宗完全没了脾气,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欢喜。反正,我知道白天被折腾够了,晚上就该好好歇息。
于是晚饭后,我决定出门透透气。乡间五月,白天细雨朦胧,晚上明月清风,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野花的香气。我忽然发现门前那株桂花树上,一只亮着萤光的飞虫正旁若无人地翩翩起舞。“哇!——萤火虫!”我惊讶地叫出了声。走近一看,果然。一个可爱的小家伙,伸着懒腰,张着翅膀,发出萤光,肆无忌惮地在漆黑中飞舞。我忍不住想要靠近它捧它在手心,甚至把它献给侄子,让侄子见识见识萤火虫夜间发光飞行的英姿。可就在我试图靠近时,它却一个侧身低飞,直窜入花园栅栏外湿润的草丛中去。同时,它警惕地熄灭了身上的萤光,一声不响地,静静伏在草叶上或草地里。我屏住呼吸,等了好久,它就是一动不动,乐在其中。于是,我寄希望于下一只萤火虫的出现,可是又过了很久,除了自己手机上的荧光,我就连一个发光体都没看到。我意兴阑珊,只好感叹自己身手不如以往。
我不仅感叹自己身手不如以往,我还感叹这萤火虫比以往少得可怜。记得小时候,在我们大陂田的夏天,屋里屋外,庭园里、草丛间,萤火虫这厮最是常见。乡村月夜,天空中星光点点,萤火虫闪闪发亮,它们时而低飞盘旋,时而落地潜行,犹如挥舞翅膀的天使,又像跌落凡间的精灵,为我们带来光明与温暖。
这样的光明与温暖,不仅来自古人“囊萤映雪”发奋读书这样的励志故事,更来自我自己的生活体验。小时候每年夏秋,大陂田常常因为台风或暴雨而停电,我们常常在漆黑中找到手电筒,却发现电池早已没了电,一家人只好仓促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有好几回,我都看见有萤火虫从窗外飞进屋里,在屋里盘旋。我本能地想要把它们撵出窗口,母亲却在一旁劝说,说它们是益虫,不要对它们动手动脚。
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伴着萤火虫翩翩起舞来助兴的烛光晚餐,不正是一种独具创意的浪漫?多少人曾在淘宝网上搜索过“萤火虫”的购买,然后苦心经营着他们蓄谋已久的浪漫。可是这种苦心经营的浪漫,在多年前的某个夜晚,某个山乡,它却曾自然而然地因为一次台风或者一场暴雨而出现在我身旁。这样的浪漫,我居然在儿时便早已体验过了。
可是这种浪漫,我的侄子绝对不曾体验。并且我相信他这一辈子,都不会有这样的体验了。因为村里、家里的电表越来越安全了,而窗外的萤火虫也越来越少了,能飞进来凑热闹的也就更少了。为了弥补侄子的遗憾,我觉得我得赶紧给他介绍萤火虫,我得让他见识见识这种跟他一样顽皮的小家伙。
于是,第二天晚上,我悄悄布下天罗地网,大肆搜捕了几只萤火虫给侄儿赏玩。侄儿终于露出好奇而惊喜的目光,第一次见识到了萤火虫的光明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