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读书不只是一种获取知识、丰富生活的途径,还是与各种灵魂保持亲密接触的最为有效的方式。读书就是读人,就是穿越语言的幕墙,寻找背后潜藏着的种种灵魂,并与之进行心智上的对话。这就是我的读书逻辑。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实在没什么道理可言,但它带给我的却是许多妙不可言的乐趣。无论读什么书,除了了解书中的种种知识信息之外,我总是热衷于与书的作者或者书中的各种人物在心理上建立起某种“暧昧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一步步逼近作者的内心,揣摩他的思想,推测他的动机,窥探他的真实愿望,演绎人物的人生命运。如果他所写的正是我所想的,我就在想象之中与他握一下手,或者彼此作一个会心的微笑;实在是说到绝妙之处,甚至一言击中我灵魂深处掩饰已久的某种疼痛,我便猛击一下书桌,算是拍了一下作者的肩膀,表示我由衷的敬意。
如果他所写的竟然与我所想的背道而驰,我便思考:我与你,谁的灵魂出了问题?思来想去,倘若我觉得我的灵魂尚处于正常状态,我便会利用自己作为批评家的空洞身份提起笔来对其进行一番“批评教育”;倘若是我的灵魂无法与他站在同一种维度上进行对话,我便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既然你老兄太高深,咱们暂且拜拜,待我以后有所进步,再与你交流。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喜欢扮演一个寻访者的角色,不断地向作者提出“为什么”之类的问题,然后在书里书外寻求答案。譬如我读余华的《活着》时,就常常在心里问道:作者为什么要把福贵的命弄得这样苦?一个个亲人,就这么合情合理而又莫名其妙地死了,可他依然活下来了,他的精神居然没垮。这种生命内在的韧性,这种抗击苦难的能力,不正是人类引以为荣的东西吗?余华其实不就是想通过这种人生的巨痛,来质疑人类与生俱来的顽强的生存意志嘛。有人说,《活着》标志着余华的创作开始由先锋文学向现实主义的回归,而我的看法正完全相反,他实质上写出了人性深处更绝望、更残酷的东西,只不过写法上比以前温情些罢了。我的这种看法,很快得到了余华的首肯。我想,这大概就是追问式的阅读效果。
一本真正的好书,常常会凸现一个人的精神深度,折射一个人的个性秉赋,呈现一个人的生命情怀。大而言之,可以从中看到作者的价值立场、人生态度以及对生命的体验程度;小而言之,可以从中洞悉作者审视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以及对语言的处理技巧。如果我们常常以一种追问的方式来阅读,就可以不断地穿越书籍本身,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一些不肯轻易示人的真实景观,并由此与作者的灵魂保持一种亲密的关系。有了这种关系,我们可能会在阅读中经常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常常想,人世间最难了解的可能就是人的灵魂。即使是两个朝夕相处的亲人,要做到灵魂深处的知己知彼也绝非易事,更何况在茫茫红尘中与各种素不相识的人产生心灵的共振。可是,人类的生存毕竟离不开群体性的社会关系,这又迫使人与人之间必须寻找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灵魂上的彼此对话。而读书,却是与各种灵魂进行沟通的很不错的方式,更何况能写出一本好书的人,他的灵魂中还包含着很多动人的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