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你已经读书打卡814天了,这是妈妈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在两年多前,幼儿园组织了“小小读书郎”活动,旨在让小朋友体会阅读的乐趣,并且通过用“手指点读”的方式增加对汉字的识别,妈妈真没想到,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再没停下,然而前100天,对你,对我,可以说是最艰难的。
4岁多的你,第一天、第二天对读书打卡特别积极,充满了新鲜感,用小手点着不认识的字,妈妈读一句,你读一句,奶声奶气,特别可爱。妈妈本以为你可以坚持一个星期,可谁想,从第三天开始,你拒绝再读了。后面四天,妈妈每天至少要用40多分钟哄着你去完成,陪玩、夸奖、赞美全用上,有点心力憔悴,你顺利的完成了第一周的打卡。
为了增加你美好的阅读体验,从第二周开始,妈妈会先给你讲一遍小故事,我们再一起读。从你最喜欢的故事开始,由你自己选择读哪本书,即便这样,你很快对这件事本身产生了厌烦感,从第三周开始,坚决不读了。“我只听妈妈讲,我不读” 你调皮的对我说。
妈妈帮你报名参与读书打卡的初衷,是为了让你体会阅读的快乐,如果反而让你厌烦,这与我们去做这件事的目标不但不符,还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在妈妈心里,阅读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就强制你,让你产生了抗拒,将会因小失大。
当哄你、夸你都无效的时候,你变得油盐不进,说实话,妈妈也想过放弃,真是太难了,每天要和你“磨洋工”接近一个多小时,妈妈想想就头疼。咱们家里有很多书,爸爸也爱看书,妈妈也爱看书,我对你阅读这件事本身是不担心的,毕竟家庭的熏陶胜过一切。可面对你有一天坚决拒绝“点读”,妈妈无法录视频,打卡会中断,怎么办呢?
那一天,妈妈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并且对你说:你不好好读书,妈妈有点不高兴了,不想理你了!说完,我拿起一本自己没看完的书,坐在书桌前读了起来。妈妈很喜欢在特别安静环境中阅读,去享受眼睛透过文字,与内心交流的感觉,而你醒着一般都闹哄哄,特别影响我的阅读体验,所以在此之前,我几乎很少在你面前看书,更多是自己“偷偷享受”。
你对读书打卡的拒绝,让我反观自己的行为,似乎从来没有用阅读本身影响过你,你的印象里很少有妈妈看书的样子,都是妈妈给你读绘本、讲故事,我突然觉得是妈妈没有做好。无论你是否读书打卡,让你看见妈妈喜欢读书,看到妈妈享受阅读,其实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当我已经沉浸到书本的海洋里,不知道过了多久,你挂着眼泪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闹,我们读书打卡吧!我赶紧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亲了你的小脸,对你说:你能主动来找妈妈读书,妈妈开心极了,为你点赞!但是,妈妈还有一点没看完,你稍等我一会儿,行吗?得到了妈妈的鼓励,你擦干了眼泪,安静的在旁边等我看完最后一段。妈妈合上书,照例由你选择想读的小故事,我们共同完成了当天的打卡。
妈妈之所以让你等我一下,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有一段没看完,看书没有“完整性”我会特别难受,另一方面我也想让你知道,妈妈看书并不是做个样子给你看,我是真的喜欢,沉浸其中。我始终相信,真实才是最有力量的,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想在孩子面前“假装”,最终欺骗的只有自己。
事后,妈妈反思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增加在你面前读书的次数,虽然我的阅读体验会受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你的影响大于一切。当你闹情绪,不想读书打卡的时候,妈妈尽量保持平和,不批评你,不否定你,用“告知生气+不理你”的方式“冷处理”。在读书打卡前,先给你多讲几个小故事,最后我们再一起读。尽量选择内容简单的阅读材料,让你感觉读书很容易。
每当看出你不想读了,妈妈就换一种方式,总之变着花样陪你读。奖励你贴纸的方式失效了,我们就变成每天奖励故事书贴纸,在你读过的书里贴上最好看的贴纸,又失效了,就再换方式;把阅读材料变成只要一扫码就能播语音的故事书,你每天为了能玩扫码游戏,特别愿意配合;妈妈把每天的点赞和留言都读给你听,你倍受鼓舞,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可以说,你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鲜好玩的元素吸引着你去完成读书打卡。
当我们一起坚持了三个多月时,妈妈发现促动你打卡已不再是难事,而且你基本上可以主动完成了,妈妈只需要配合你即可。这件事,已经逐渐变成了你的事。此时,我明确的知道,我们已经一起打赢了第一场“胜仗”。